学、景卦、飞星、五行、六壬、三元、易学等学术体系和理论的综合运用
风水术或者风水学是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一门学问,它有许多别称,例如形法、堪舆、青囊、青乌、青鸟以及地理等。堪舆与风水密不可分,早在汉代《淮南子》就有“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的说法,东汉许慎也说过“堪,天道也,舆,地道也”。从字面上理解,堪是指观察天,舆是指勘查地,而堪舆之学即是研究天地运行之学。中国的堪舆学说是由汉以前的占卜之术传承分化而来,它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地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天穷达。堪舆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从一开始就与天文、地理联系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堪典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环境与建筑科学。
青囊是“风水”或者“堪舆”的代名词,得益于东晋人郭璞。根据传说,郭璞得到了黄石公青囊中书九卷,从而掌握了五行、天文、卜筮之术,写出了著名的相地学经典著作《葬书》。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包罗天地万物。《风俗通》中记载“汉有青乌子善葬术”,《旧唐书·经籍志》中记载青乌子是汉代相地家,著有《青乌子》三卷。青乌子的著作曾广为流传,南北朝的刘孝标在注《世说新语》时,曾引用《青乌子相啄书》中的话:“葬龙之角暴富贵,后当灭门”,唐代的李善等人在标注《文选》时,也曾引言:“天子葬高山,诸侠葬连冈。”
古人常把堪舆学称为青乌,青乌指的是人名,是当时著名的相地术大师。传说青乌子是黄帝时期的人物,《轩辕本纪》中说,黄帝当初划分中华州界之时,曾经求教于以相地闻名的青乌子。晋代的葛洪在《抱朴子·极言篇》中把青乌子说成是古代寿星彭祖的弟子,历经百岁后,在殷成仙而去。青乌子的著作曾广为流传,如南北朝刘孝标在注《世说新语》时,曾引用《青乌子相啄书》中的话:“葬龙之角暴富贵,后当灭门”,唐代李善等人在标注《文选》时,也曾引言:“天子葬高山,诸侠葬连冈。”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中,它指的是研究地形、考察环境等。《周易》起源于河图洛书,它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从战国时代起就被当做了儒家经典之作。《周易》中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意思是语言遵循天地的变化之道,才能合乎天地自然之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样才能了解自然变化的奥妙。因此,可以发现古时的风水关乎天文地理的密切关系。古代的地理书籍还有《尚书》和《山海经》等。
总之,不同时期的风水学都有其别称,其中有些是由于学者的贡献得以流传下来,有些则是因为与天文、地理有关联。我们今天要接受的是历史长河中多个时期,不同天才所留下来的精华产品。这些产品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智慧和思想,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一份知识和智慧,而且还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成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