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改造成风水宝地的墓地建设之道:探索实用技巧及成功案例
风水作为一门环境选择的学科,旨在为人们选取理想的生活环境。在风水的范畴中,墓地风水同样如此。通常情况下,墓地风水乃是“精之所聚,气知所蓄”的地方,即景色优美之处。就墓地风水环境的追求而言,实际上是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是对“山清水秀”、“林木葱郁”风景地的向往。在平原墓地规划时,遵循墓地风水理念,以墓地风水为规划依据,建设一个山水环绕、天然趣味的风景胜地。
但是,在平原地区,由于山不存在或者可能缺乏山,因此便不是处处都有墓地风水宝地。因此,人们需要开始人工改造,通过改造地形,弥补缺陷,使之趋于完美。
首先,平原墓地风水的改造可以通过开挖池塘来蓄水。在中国文化中,水具有特别的含义,通常被看做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墓地风水要想更好,就要有水。有的人甚至在墓地周围开挖池塘,以聚财、兴运。
对于平原或者缺乏山的地方,水便成为龙脉。在墓地风水学中,山地属于阴,平洋则属于阳;高起为阴,平坦则属于阳。因此,在平原之地,只要水四面环绕,并归流于一处,便形成龙脉,并导致生气凝聚,达成墓地风水之目的。
其次,平原墓地风水的改造可以通过培龙补砂、植树补基来实现。来龙低平,砂山低缺,在平原地区墓地风水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平原地区的墓地风水规划更加符合风水学的原则,可以采取人工挑土垫高填补地势,然后植树以增加高度。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达到调节温度、湿度和降温的目的。在南方的某些地区,居民在房屋后面人工筑造一个“衣领”,还植树木或竹子,在墓地风水学上,这是为了藏风水聚气,补龙砂之不足。
第三,平原荒地陡坡可以陡坡化为墓地风水的宝地。通过传统墓地风水文化的引导,对平原地区荒地陡坡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可以创造出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墓地风水学对墓穴的环境选择通常要求有山、有水,且地形土壤通气、排水良好,这样的环境通常被认为墓地风水的宝地。在不具备上述条件地理环境的平原地区,古人常使用风水术中的拆成法。根据地理环境状况更好地组织空间,并进行适当的布置,或者将不利的环境通过适当的时空重新组织和改造,使其人为地转变为新的意义上墓地风水宝地。因此,将难以利用的荒山秃岭作为墓区时可利用墓地风水学中的拆成,原来生态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陡坡,通过现代化建筑技术,人工地将其建设成为有山有水、环境宜人、安静祥和的墓区,甚至可人为地构筑“青龙、卧虎、朱雀、玄武”结构,以便符合死者生前“与天地合二为一、人土为安”及其亲属所信仰的“祖先有灵、灵魂不死”传统心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