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之生气与黄道在风水学中的应用
生气与风水学: 古人认为大地和人类一样是有经络穴位的生命,这些经络就是大地生气行走的路线,穴位就是生气聚集的处所。这就是“大地生气说”,而古人为了得到大地的生气,就千方百计地寻找最具生气的处所,从而诞生了风水学。
风水的核心要求,就是在人的停留之处要有生气。风水学认为,自然中有一种能让万物生长发育的强大力量,它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要素,是环境中一切有利干生命成长的要素的总和,这就是“生气”。风水学把气分两种,生气与死气。生气是使万物生长繁茂之气。死气是没有生机的、不通达的死亡之气。风水大师郭璞在《葬书》中对“生气”有所论述,“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称为中国的风水宝地。
民间百姓也用生气与死气来形容一些事物,例如称血气方刚、斗志昂扬的人为有生气,称精神顺废、情绪低落的人为死气沉沉。称草木茂盛、水土肥美之地为有生气。称沙漠戈壁、不毛之地为死地。
黄道与风水学: 在古人的长期天文观测中,发现太阳每年会在天空中穿行一个圆形的路径,古人把这个路径称为“黄道”。实际上,它是太阳在地球公转时映在地球上的投形。太阳在地球上沿着黄道一年转一圈,为了方便确定太阳的具体位里,人们把黄道划分成了十二等份(每等份为30度),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十二宫。后来,人们发现,在日、月、五星的周围,有一群星星环绕着它们,日、月、五星在它们之间运行,人们就把这些星星定为黄道坐标。汉代的贾速首次在浑天仪上加入了黄道环,制作出了“黄道铜仪’。经过长期观侧。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星作为坐标。由于它们很像日。月、五星的休息场所,所以被命名为“二十八宿,。古人再把它们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宫,每宫七个星宿,井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灵兽的名字为四宫命名,用来分管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取“天之四贝,以正四方,的意思。古人利用它们来观测昼夜、寒并的交替和阴阳的变化,并侧定岁时和季节。
到了汉代,人们开始采用根据黄道选择古口的方法,即“择吉术,。二十八从宿从此成为选择吉日的重要依据。古人给二十八宿嗽予了吉凶的内容,成为人们选择吉日的重要依据。择吉术将黄道中的青龙、夭德,玉常,司命、明堂、金减六星宿称为六黄道,而黄道吉日就是这六星宿所在的日子。以上就是风水学中的风水宝地的生气与黄道在风水学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