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选择骊山作为陵地?
2021-09-03 09:00:22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风水学上“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整个陵墓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皇陵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地宫位于封土堆下面,这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地宫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可分成内城、外城,目前共发现有十座城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把选择墓地看做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据《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秦始皇陵的东侧的鱼池水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由此形成南面背山,东、西、北面环水的态势。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旨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观、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肯地理。”由此可见秦始皇之极尽奢华,妄想在死后也享受和阳间一样的富贵。
整个秦始皇陵的工程耗费了三十多年才基本完工。有七十万生灵被埋葬在陵墓中殉葬。
虽然秦王朝并没有像希望的那样千秋万代,但其“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却影响着后代皇陵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