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什么时候,传统上大暑都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2023-04-11 12:02:49
七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中国的大暑节气。这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中期,对应于世界各地的其他热带地区的“盛夏”。从小暑到大暑,气温越来越高,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点。
古人有一句俗语,“大羊暑,西南踏人腰。”这是因为大暑时经常出现西南气流,导致大雨,河流水淹地面,行人必须格外小心。在大暑至处暑的30天期间,疾病如肠炎、痢疾、脑炎、登革热等患病率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
大暑的天气炎热是否的确对作物收成和未来雨量多寡产生影响?有一种信仰认为,大暑越热,作物收成就会越好。如果太清凉的话,未来的冬季雨雪将会很多,影响作物收成质量。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暑是一个非常适宜种植蔬果的季节。北部地区适宜种植的蔬菜有高丽菜、花椰菜、大白菜和小白菜;中部地区适宜种植的蔬菜包括高丽菜、芥蓝菜、番薯和冬瓜;南部地区适宜种植的蔬菜有茼莴、冬瓜、菜豆、玉蜀黍和小白菜。在海岸线沿着,有许多其他的海鲜如虱目鱼、捶鱼、飞乌、龙虾、乌侯、烟仔鱼和龙尖可以享用。
根据中国民间的传统,大暑日有一些禁忌。如果大暑节气的天气太凉而没有出汗,庄稼的收成将减半。如果在大暑缺水,那么在秋天就会没有足够的谷物收获。所以,大暑这一天的人们忌讳天气不够热以及不下雨。
在每个节气,人们有许多习俗和庆祝活动,特别是在中国。例如,在大暑时,人们使用药池进行暑湿排毒,这是一种让身体变凉的方法。同时,也会吃荞麦面、黄瓜、西瓜等清凉食品。在古时候,人们也会祭祀太阳神,以保持健康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