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寒露是几月几日?在寒露期间,我们有哪些应该避免的禁忌呢?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气温逐渐转凉,空气中的水气容易凝结成露水,这就是寒露的由来。这时已经是深秋,大地呈现出一片萧瑟景象,寒气逼人,鸟不再唱歌,虫不再鸣叫,落叶铺满了地面。
有一句形容江南寒露情景的话是“鸿雁来宾,雀人大水为蛤,菊有黄华”。这句话意思是在江南地区,立秋前后就有鸭雁从北方飞来,到了寒露就来到江南,另外,此时鸟儿虫子几乎没有声音,但是菊花正盛开着。
在台湾地区,有一句“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的谚语。意思是说,台湾进入农历九月,台风期已经过去(一般是从农历五月到八月),如果台风忽然袭来,可能没有人知道,因为之前并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因此造成的灾害就会非常严重。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寒露时节可以种植萝卜、荷兰豆、茄子、马铃薯、菠菜、大白菜、西瓜、苦瓜、花椰菜、番薯等蔬菜水果。在海洋上可以捕获到目贼、卓组、加纳鱼、目吼、硼串和沙鱼等鱼类。
寒露时节,有许多民间禁忌。首先,要忌刮风和霜冻。寒露时节,最怕的就是刮风了。因为寒露刮风,地里的作物就会遭殃。根据天气特点,寒露刮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干冷型寒露风,这种风以晴冷、干燥为特点,白天阳光充足,夜间气温低,会影响晚稻的正常生长,使得稻谷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另一种是湿冷型寒露风,这种风以低温、阴雨和少日照为特点。连续的低温阴雨和光照不足,会导致晚稻生长受阻,颖壳闭合,花药不能开裂,无法授粉,不利于晚稻的光合作用,使得晚稻的产量变得非常低。
其次,寒露时忌霜冻。有一句俗语说:“寒露有霜,晚谷受伤”,即下霜会冻伤即将收割的稻谷。所以,在寒露时节,我们需要采取刮风和霜冻防御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身体暴露在外的地方。民间常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在提醒人们注意,天气变冷了,需要增加衣服,尤其是脚部部位,不要裸露在外面,否则会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