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出生子时的人来说,如何确定其天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2023-04-17 10:21:59
子时是指夜晚11点至凌晨1点之间的时段,民间常常传说“命不算子”或“子时不占”是因为子时的归属存在问题,不同的归属日子会导致不同的命运结论。一般而言,历法以夜半时作为一日之始,而从西周起就规定与“日中”相隔半日的“夜半”作为一日的开始。然而,对于术数家而言,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子时需要再次进行划分。
子时的划分方式是以夜子时为当天的开始,而早子时为第二天的开始。同一子时时段内的干支需要根据前后两天进行使用,因此早子时与夜子时之间的天干轮值不同。以甲己日为例,其夜子时为“丙子时”,早子时为“甲子时”。而在乙庚日,夜子时为“戊子时”,早子时为“丙子时”。子时的天干排列规律为甲己日的早子时为“甲子时”,夜子时为“丙子时”,乙庚日的早子时为“丙子时”,夜子时为“戊子时”,丙辛日的早子时为“戊子时”,夜子时为“庚子时”,丁壬日的早子时为“庚子时”,夜子时为“壬子时”,戊癸日的早子时为“壬子时”,夜子时为“甲子时”。
子时的归属问题不仅影响八字学,也影响到其他以日、时辰为信息输入的术数,例如紫微斗数、六壬、奇门等。因此,对于命理学、占卜学爱好者而言,了解子时的划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归属子时的划分不仅仅是民间迷信的问题,历史上也有相关的规定。在唐朝时期,李淳风等人制定了《麟德历》,其中明确规定以子时中点(也就是晚上12点)作为一日之始。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规定,都说明了子时的归属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命理学、占卜学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深入了解并掌握子时的划分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