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字排盘中,如何注意月柱和日柱的组合匹配?
2023-04-09 22:06:59
二十四节气在推算人的八字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确定命主属于哪个月出生的人,不能完全依据农历日期,而节气也会影响月柱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来源于季节、物候现象和气候变化。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与季节有关的命名;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与物候有关的命名;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是与气候有关的命名。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分别是正月的立春和雨水,二月的惊蛰和春分,三月的清明和谷雨,四月的立夏和小满,五月的芒种和夏至,六月的小暑和大暑,七月的立秋和处暑,八月的白露和秋分,九月的寒露和霜降,十月的立冬和小雪,十一月的大雪和冬至,十二月的小寒和大寒。
在确定命主的月柱时,不能简单地根据阳历或农历月份,而是要以农历节气交替的时间为准。从立春到惊蛰是寅月,从惊蛰到清明是卯月,以此类推,才能得到正确的月柱。
古人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按照现代的24小时制换算,正好为两小时。
子时是一天的开始,按照现代的24小时制,子时为每天的23点到第二天1点之间。由于23点属于前一天,1点属于后一天,因此人们将子时分为早子时和晚子时。
早子时是指23点到24点,晚子时是指0点到1点。
为什么人们会很关注早子时和晚子时的区别呢?因为近年来有人认为,早子时出生的人八字的日柱应该算当日,而晚子时出生的人则属于第二天的日柱。然而,这是错误的看法。古代并没有24小时制,只有12时辰制。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将子时作为一天的开始,因此所有子时出生的人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