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腊八节的起源以及流传千年的腊八节习俗与文化传承
腊八节 - 中国春节的前奏
腊八节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在中国,农历十二月又被称作“腊月”。据记载,腊八节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腊祭。在古代,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古人便认为是神灵的恩赐,要举行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报谢典扎。
腊祭仪式结束后,古人要进行宴乡活动,用新产的黍糜做粥,大伙聚餐,欢度佳节。后来的腊祭发展为以祭祀祖宗为主的节日。公元5世纪,政府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定为腊八节。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腊八节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们借助腊八祭祖与吃粥的民俗,编织了一个传说故事: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关于他成佛之前的经历,是孤苦修行多年,曾濒于饿死的情境。这时,他遇见一位牧女,送给他大米奶粥,他食后体力得到恢复,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这件事,佛教徒便以米加果物煮粥,届时供佛,称为“腊八粥”。
在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始于宋代(960-1279),当时每逢腊八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1644-1911),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还在亲友邻里之间相互馈赠,以示祝福。
腊八粥的种类非常丰富。民间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辅料,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以豆类和米类为主:豆类包括红豆、绿豆、更豆、扁豆、豌豆、蚕豆等等;米类则包括小米、大米、黄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等等。而辅料则包括桃脯、杏脯、核桃仁、枣泥、栗子等等。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习惯选用。在配料齐全后,用砂锅加水在炉火上慢慢地熬,熬熟后再加上白糖、玫瑰、桂花等甜味调料。中国各地的腊八粥种类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棒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几十种。
在民间,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扒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如果是比较讲究的人家,则特别注重腊八粥的颜色,凡是深颜色的豆子都不川,只川孺米、照米、菱角米、莲肉等原料熬成粥。粥的质地雪白透明,盛在精美的餐具里,真是又好看又好吃,不仅色香味美,同时还象征着吉祥福寿、喜庆丰收。
在冰天雪地的腊月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喝着香甜可口的腊八粥,被中国人认为是十分惬意美好的事。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物、动物等形状,甚至川枣泥、豆沙、山药、山植糕等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这种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以后,要先敬神祭祖。然后要赠送亲朋好友,最好在中午之前送到,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如果把粥送给穷人或者需要的人吃,那就是为自己积德。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除了熬腊八粥之外,中国北方民间还有泡“腊八蒜”的习惯。家庭主妇把大蒜剥去皮,放在坛子里,倒满米醋,从腊八这天开始封上坛子口,放在较暖和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