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与发展历史的概述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距离立春也不远了。它是农历的一年之始,标志新旧交替、万物更新,也是家庭团圆和祭祖神、祈求丰收的时刻。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年头岁尾祭祀神祖活动,以表达对于丰收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并且在春节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也会燃放烟花爆竹,以辟邪驱鬼,保佑家庭平安,增加喜庆氛围。春节有许多的习俗,例如贴春联、祭祖、吃团圆饭、赏花灯、压岁钱和打麻将等等。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拜年和红包了。在这个特别的季节,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心情和祝福来庆祝。
对于春节的日期和名称,历史上也经历了一些变迁。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得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决定使用公元纪年,并将阳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名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庆祝传统新年。今天,春节假期长达七天之久。
春节的由来相传,上古节令混乱,耕种不便。有个叫万年的人受到日影移动启发,制成日晷(ri gui,又称日规),以测日影知白昼长短。挖药时闻泉水声铮铮,遂制五层翻壶,方便阴雨雾夜测记。由此得知每隔360天,天时长短会从头重复。天子祖乙见节令失常,召百官计议,阿衡说是天神震怒,农业不兴,要天子率百官祈天。但毫无效果。万年见到天子,说明原委。天子筑日善台、翻壶亭,派12童子归万年调遣。万年以星象复原,子夜时交,旧岁已完,明又始春,便定节名为春节。不久万年量准太阳历,天子定名为万年历,又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后人称春节为年,挂上寿星像,据称是为了纪念万年。
在实际的生活中,春节和“年”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于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解释:“年,谷熟也。”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