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传统文化:探寻三九、三伏及九九歌谣的背景和涵义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大约在1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气温最低,成为我国传统节气中的寒冷时期。那么为什么"三九"天最冷呢?原因在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虽然冬季这个时候日照时间较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导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降低,直到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低。到了"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比散失的热量多,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之上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一般会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数九是表示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九的每一个"九天"代表了一个不同的气象特点,直到九九歌谣唱完,“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候天就会变得暖和。不同地区的九九歌谣也有所不同,如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而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可见,不同的地区,对于数九的定义和描述也略有不同。例如,在吉林地区,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期,江苏地区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这充分说明了气温差异之大。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虽然白天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加长,但是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因此近地面的气温在这段时间里只会愈来愈高。到了"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之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减少,气温也开始逐渐下降。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一般会出现在夏至后的"三伏"时间段。
在某些地区,人们也有"夏九九歌",歌谣内容包括:夏至开始数九,羽扇握在手;二九十八,换上透气衣;三九二十七,出门汗如雨;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炎夏日像老虎;六九五十四,进寺庙享凉;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找被子;九九八十一,翻箱找棉袄。
总之,数九和三伏都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气象现象。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气候的变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认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