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占星学关于命盘制作基础
2021-09-05 19:06:08
"
壹、命盘计算的准备
在命盘绘制之前,要先计算出行星和其他重要点的位置,而后再计算出宫位划分时宫头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依据计算出来的数据和资料,把所有的相关要件标记在命盘上。
以下依照整个命盘的计算与绘制过程来作说明,读者最好先预备好一张圆形图,并且把该圆形图作十二等分的划分,用以代表黄道12宫(外国的书店有很多不同形式的现成空格命盘在卖,台湾目前大部分都是使用自己制作的)。然后配合着说明,按照步骤来作练习,就可以知道占星学的命盘是如何得来的。
接下来的准备,可分为三部分来作说明:一是工具书的准备;二是个人出生时间和地点的资料;三是绘制工具的准备。
在工具书方面,主要是行星历、宫位书和经纬度对照表。一般的行星历有详细的与简略的分别,详细的行星历是整本书的,书中记载着每日行星的移动位置,是以格林威治标准时来作位置的标记,有五十年合订为一本的,也有一百年或一百五十年合订为一本的,也有只以单一年份来作成单张的星历。而所谓的详细的行星历,是因为每日都明确地标志出每一颗行星的移动位置。简略的行星历则是把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移动速度较慢的行星,以每隔多少日或多少月的时间来作划分,读者要自行依照比例值来计算出这些行星的位置,而且要注意到这些行星的逆行情况。
目前由于电脑科技的发达,因此所有的星历皆有电脑磁片在销售,有些天文学上在使用的软体,甚至可以绘出每天行星移动的星象图,还可以找出行星在黄道12宫的运行轨迹。此外,有些设计比较齐全的占星学电脑软体,不但可以列出每日的星历资料,而且还可以从西元前四千多年到以后无限的日期当中,都可以用电脑来找出某一日的星历。如果你想找出中国先秦时期的一场战争的命盘的话,只要该战争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确定,就可以直接绘出本命盘了。但是,在购买占星学电脑软体时,最好用星历书来进行核对,看其准确度如何,务必把误差减到最低的程度。
就“宫位书”(Tables of Houses)而言,由于有各种不同的宫位系统存在,所以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宫位书。而所谓的宫位书,就是用来作为宫位划分的对照表的书。如果是使用等宫制系统的话,则只要算出命度的位置就好了,其他宫位的宫头度数都是与命度相同,只是依照逆时针方向分布宫位顺序而已。此外,经纬度对照表是用来查阅出生地点所在的经纬度,这是配合着宫位书来一起使用的。
其次,就个人的出生时间与地点而言,这是顾客所要提供的资料。然而,在基于明确要求的情况下,最好是先准备好一张空白的生辰资料填写表,好让顾客自己填写。而如果是由占星学家自己写下的话,在写完之后,最好再讯问顾客一次,看有没有记错。同时,在台湾最常见的是一个时辰(二个小时)之内的不明确,此时就有必要讯问比较接近的时间,或者是先以中间值来计算(例如,丑时是一~三时,就先以二时来作计算),然后看其结果如何,再来作时间的修正。再者,也要注意到国历与阴历的问题,占星学上的行星历是一律使用西元历,所以如果是阴历的话,就要先做换算。而且,也要注意到是否有日光节约时间,如果有的话,就要先减去一小时,然后再来作计算。读者可自行参阅任何一本万年历,来找出该年是否有日光节约时间。
此外,个人的出生地点大致上是比较没有问题的,只要有经纬度的资料就可以了。而最常见之可能会造成误差的情况是出生地点的范围较大,譬如说,北京地区或上海地区等,就有必要再做细分。
在命盘绘制的工具准备上,包括不同颜色的笔(两色以上)、纸(或事先印制好的空白盘)、尺、圆规和计算机等。
贰、时间换算的基本概念
在占星学上所使用的时间系统,共有二种:一种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日期计算系统,即每年有365天(或闰年的366天),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每分60秒,此系统称之为回归年(Tropical
Year);另一种是恒星年(Sidereal
Year),这是地球每年相对太阳所作的公转的确实时间,每年正好是365天6小时9分9.5秒。两者如果以单一天的时间来看的话,则恒星时每天比回归时减少大约四分钟,亦即回归时正好是24小时,而恒星时是23时56分4.09秒。此外,还要计算格林威治标准时(GREENWICH MEAN
TIME,简称GMT),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时区的划分所导致的时间标志上的不一致,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整。所谓的格林威治标准时,是以通过伦敦格林威治观察台的子午线来作基准,以东的时区是GMT的时间之前,而以西的时区是GMT
的时间之后。全球共分为廿四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
以台湾来说,是属于China
Coast(简写为CCT),是以东经一百廿度为准。有些国家是依照本国的需要,而采用统一的时间,所以如果论断上有涉及到这种情况时,就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增减问题。在一般的电脑计算上,都是必须输入地点的经纬度,以及时区的简写(这可以参阅电脑的使用说明书)。
与格林威治标准时相对的是“地方标准时”(Local Mean
Time,简写为LMT),这也是由太阳来作确认。然而,地方时只能适用在本地,以及与本地经纬度相近的地区,如果本地与地方标准时的经度线距离太远的话,则在时间的差距上会比较大。严格地说,只要经度相差1度,则时间就会相差4分钟。
《世界标准时区的划分表》
╔═════════════════════════════╗
║ 标 准 时 区 该时区的中间经度 时间差距 ║
╠═════════════════════════════╣
║Greenwich Mean Time(GMT) 0 W/E 0 ║
║West Africa(WAT) 15 W -1 ║
║Azores(AT) 30 W -2 ║
║Brazil(Zone 2) 45 W -3 ║
║Newfoundland(NST) 52 W30 -3:30 ║
║Atlantic(AST) 60 W -4 ║
║Eastern(EST) 75 W -5 ║
║Central(CST) 90 W -6 ║
║Mountain(MST) 105 W -7 ║
║Pacific(PST) 120 W -8 ║
║Yukon(YST) 135 W -9 ║
║Alaska/Hawaii(AHST) 150 W -10 ║
║Hawaiian(HST) 157 W30 -10:30║
║Nome(NT) 165 W -11 ║
║Bering(BST) 165 W -11 ║
║International Date Line 180 W/E -12 ║
║New Zealand(NZT) 180 E +12 ║
║Guam(GST) 150 E +10 ║
║South Australia(SAST) 142 E30 +9:30 ║
║Japan(JST) 135 E +9 ║
║China Coast(CCT) 120 E +8 ║
║Java(JT) 112 E +7:30 ║
║South Sumatra(SST) 105 E +7 ║
║North Sumatra(NST) 97 E30 +6:30 ║
║USSR(Zone 5) 90 E +6 ║
║Indian(First) 82 E30 +5:30 ║
║USSR(Zone 4) 75 E +5 ║
║USSR(Zone 3) 60 E +4 ║
║Baghdad(BT) 45 E +3 ║
║Eastern European(EET) 30 E +2 ║
║Middle European(MET) 15 E +1 ║
║Central European(CET) 15 E +1 ║
╚═════════════════════════════╝
第 二 章 本命盘的绘制
在进行占星学命盘论断之前的必要步骤,当然就是要先绘制出本命盘之中的所有配置情况,而且是越详细越好,如此才能在作命盘论断时,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所有的相关要件。
然而,就初学者而言,命盘的绘制可能会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因为占星学不同于八字学或紫微斗数的简单化,它必须运用天文学上的星历来作计算,而且又涉及到恒星时的问题,同时也必须依据不同的经纬度和宫位系统,来确立后天宫位的位置。好在现在电脑科技相当发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作出计算与绘制。不过,读者最好还是了解一下占星学的命盘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并且尽可能地多做命盘绘制的练习,只要熟练以后,命盘的绘制就不再感觉到复杂了。
在此,有必要先作几点声明:一是本章所采用的宫位系统是Placidus System
,因为这是目前在占星学研究上较普遍使用的系统,很适合台湾的经纬度来使用,而等宫制系统对台湾的经纬度而言,在使用上会有较大的误差出现,所以弃而不用;二是本章对占星学命盘,不管是英文上的HOROSCOPE
,或者是CHART,在称呼上一律统称为命盘;三是在计算上以分为准,秒的部分以四舍五入的方式来处理,如果读者要求更精确的话,可以计算到秒,但在一般的使用上,只要计算到分就可以了;四是本章所绘制的是本命盘,至于各种流年盘的绘制,其原则与本命盘相同,只是要依据各种不同流年系统的要求,而确立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并且代入不同的计算公式,这留待谈及流年系统时来作说明。
参、行星和其他重要点的位置计算
行星和其他重要点的位置计算,是以前面所提过的时间换算为基准,亦即所有的行星与重要点的正确位置,是依据以上的时间换算来作加减的。因此,在计算上必须分成时间的换算,以及行星位置的查阅等两部分来作说明。
首先,在时间的换算上,可依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先知道出生地点的时区。如果是在格林威治以西,则要在出生时间上,加上时区的标准时;如果是在格林威治以东,则要在出生时间上,减去时区的标准时。以台湾为例的话,因为是位在东经120度,所以要减去8小时(每15度为一小时)。
有时候,当出生时间换算成GMT
的时候,会发生出生日期有所不同的情况。例如,可能会往前推一天,或者是往后推一天。此时,这个新的出生日期,才是本命盘计算上所要用到的日期,因为星历上所记录的行星位置,是该日期的行星位置。
第二,如果有日光节约时间的话,则必须减去日光节约时间的一小时。以台湾为例,有某些期间是有日光节约时间,所以必须注意。
第三,如果出生时间是以LMT 来作记录的话,则必须注意出生地点与LMT
之间的时间差距,而作些微的时间修正,读者可依照1度等于4分来作修正。例如,台北市是东经121度30分,约等于6分钟(4×1.5),所以可在原本的出生时间上,再加上6分钟,才是真正的本地出生时间。
其次,在行星与重要点的计算上,由于一般的星历都是采用GMT
的零晨或正午来作位置的标志(以下所举的说明,是以零晨的星历来作讲解),所以必须以此为标准来作加减,以得出实际的所在位置。同时,一般是只计算到时数和分数而已。如果要更简化的话,则只要计算月亮就可以了,而其他的行星位置则直接采用星历上的位置,这是因为月亮的移动速度最快,可能导致的误差也最大。在行星位置的计算上,可以依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先把出生地点的出生时间换算成GMT
时间。以台湾为例,是相差8小时。所以,星历上所记录的当日的行星位置,是与台湾相差8小时,亦即在台湾必须减去8小时之后,才是真正的星历上的GMT
的行星位置。
第二,在换算成GMT
的时间之后,还要看该时间与星历上之零晨时间的差距,以此来得出行星到底已经移动多久了。以台湾为例,如果你是早上九点出生,则在减去8小时之后,剩下1小时,而这1小时就是星历上的行星已经移动了的时间数。如果你是下午五点(亦即10七点)出生,则在减去8小时之后,剩下9小时,这9小时就是星历上的行星已经移动了的时间数。
第三,正确地计算出行星的移动位置。这可以从星历上的当日零晨之行星位置,与次日星历上之零晨的行星位置,两者之间的相减来得出。然后再除以一天的24小时,并乘以行星的移动时间数,就可以得出了。
以前面的两个例子来作说明,如果是早上九点出生的话,行星的移动时间数是1小时,而如果是要计算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的水星位置的话(在此假设水星没有逆行),则只要把星历上的一九九五年七月二日的水星位置,减去七月一日的水星位置,就可以得出当日(七月一日)的水星的全部移动位置。然后除以24,即可以得出水星当日每1小时的移动位置。
如果是下午五点出生的话,在换算成GMT
时是变成早上九点,而这9小时就是行星的移动时间数。因此,如果是要计算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的火星位置的话,与前面一样,先把一九九五年七月二日的零晨火星位置,减去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的零晨火星位置,而得出七月一日当日的火星全部移动位置。然后再用24来除,得出当日每1小时的火星移动速度,再来乘以9小时,就可以得出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下午五点,在台湾出生时间的火星位置了。
通常在时间的计算上,可以简化为整数的小时数,而没有必要计算到几分,如果你要求很精确的话,则可以用计算机来计算到分。同时,必须注意行星逆行的问题,如果行星有逆行的话,则就不是加上行星移动的时间数了,反而是减去。以前的例子来说,如果火星逆行的话,就要在乘以(-9)小时。以下我用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下午五点卅分,生于台北市(121E30,25N03,东经121度30分,北纬25度03分),来作为举例的说明。
GMT的换算如右: 出生日期 1995年7月1日
出生地点 台北市
出生时间 17时 30分 0秒
出生时区 CCT(东经减,西经加)
-8时 0分 0秒
日光节约 (没有)
时 间
因此,出生时的GMT: 9时 30分 0秒
(出生日期没有变动)
此外,本举例是以月亮来作说明,并且使用的是简单的比例法。月亮的位置计算如下:
次日(1/2)零晨月亮位置: 午宫 23度 59分 6秒
当日(1/1)零晨月亮位置: 午宫 11度 39分 29秒
减去当日的位置,形成: 午宫 12度 19分 37秒
以简化的数值来作计算: 大约 12度 0分 0秒
行星的每日移动÷24: 大约 0度 30分 0秒
此数据×9.5的时间: 大约 4度 45分 0秒
再加上原来的当日位置: 午宫 11度 39分 29秒
我用电脑计算出来的位置是午宫16度31分,略有差距,这是精准度上的问题,其他的行星位置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行星有时候会从一个星座移动到另一个星座,此时的计算,就有必要加上一个30度,然后再来减。例如,当申宫10度要减去酉宫25度时,是先把申宫加上一个30度,变成是酉宫的40度,然后再来减去原本酉宫的25度,结果变成是15度的差距。
除了以上的简单比例法之外,一般还有所谓的“对数表查阅法”,直接以行星移动的时间数来查表,找出到底需要作多少的位置移动,其精准度更高,因为可以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此方法在此省略不谈。
七政四余 www.d5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