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农事气象与生活提示
芒种农事气象
芒种争时。争在何处?争在“芒”上,争在“种”上。从字面上理解,“芒”是指有芒的作物,如大麦、小麦。芒种节气,有芒农作物先后进入成熟期,需要抓紧时间收割。“种”有两个意思,一是种子的“种”,一是播种的“种”。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芒种也是晚谷、黍、稷等农作物播种的繁忙季节。在古代,“芒种”与“忙种”互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进入“芒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忙夏收,是因为麦已成熟,若遇连雨天气,甚至冰雹灾害,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脱粒而导致倒伏、落粒、穗上发芽,烂麦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
忙夏种,是因为夏大豆、夏玉米等夏种作物可生长期有限,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须尽量提早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产量。
忙夏管,是因为“芒种”节气后雨水渐多,气温渐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入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不仅要追肥补水,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否则,病虫草害、干旱、渍涝、冰雹等灾害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春种庄稼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南方的双季晚稻要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东北、西北地区的雨水少,冬、春小麦要适时浇水追肥,做好生长后期的管理工作。
你知道吗-什么叫梅雨?
江淮流域在初夏会出现一种连阴雨天气,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所以将这时下的雨称为“梅雨”。又因为阴雨天湿度大、温度高、器物容易发霉,这种雨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梅雨的开始叫入梅,梅雨的结束叫出梅。按阳历日期计算:入梅日期大致在6月6日至16日之间,出梅日期大致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例如:2006年入梅为阳历的6月6日,出梅日期是阳历的7月17日;2007年入梅日期是阳历的6月11日,出梅日期是7月12日。整个黄梅天长达30—40天。
有的年份5月就入梅,这叫早梅雨,出梅最晚的在8月初。有的年份没有明显的梅雨,这叫做空梅。梅雨期长,雨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出现短梅雨期或空梅时,这个地区会发生干旱。所以,梅雨期到来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这一时期的雨量,都直接关系到旱涝情况,直接影响着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
芒种生活提示
芒种多阴雨天气,雨后难见阳光,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种天气可以使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导致心肌梗死、心衰、心绞痛、高血压危象等心血管急症的发生。因此,有冠心病、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好的人,潮湿闷热的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晨练,发现不舒服要休息,症状不能缓解者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芒种民间禁忌
芒种民间禁忌多与气候有关。有的地方忌刮北风,认为芒种刮北风,夏天会发生旱情。有谚语说:“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有的地方忌不打雷,认为芒种不打雷,这一年庄稼没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