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哪天,惊蛰的禁忌有哪些?
惊蛰(公历三月六日或七日)
此时气温不断上升,大地陆续解冻,桃花快开了,树上的小鸟开始呜叫,春雷乍响,把蛰伏过冬的各种动物与昆虫惊醒出来活动,因此该节气称之为惊蛰。
有一句“惊蛰,鸟仔晒翅”的谚语,意思是说:惊蛰八之后,气温上升,不但蛰伏在泥土中的虫儿出来的,连躲第在窝里的鸟儿也出窝巢,停在树上晒太阳。 二
惊蛰,雷声隆隆闪电也特别多,这时农夫也忙着播种罕插秧。据说,这一天假如打雷的话,当年收成会特别好,因此乃有“惊蛰闻雷,米面如泥”的农谚。传说假如在惊解蛰之前打雷的话,那就预示今年将长期下雨,农作物容易 独遭雨水淹没与浸泡。此外,亦有“惊蛰未惊,人吃狗食”特的农谚,意思是说;惊蛰不打雷的话,农作物欠收,人只 刚好吃狗食了。
这一天还有“逐小人”的习俗。只要拿着旧鞋到房高屋旁边的大树下,用力拍击地下,据说即可驱逐小人。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于“惊蛰”可种植下列的蔬果;
1.北部:西瓜、香瓜、刺瓜、芋头、落花生、茭白、姜。
2.中部:菜豆、落花生、茭白、姜。
3.南部:菜豆、乌豆、落花生、茭白。
东南沿海于“惊蛰”可捕获下列之鱼类:
加纳鱼、晌鱼、沙鱼、目吼、花辉、青胸、礓鱼。
惊蛰禁忌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i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旧时民间有“春雷惊百虫”的说法。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俗以为惊蛰日及惊蛰日后听到雷声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
但贵州一带又忌讳惊蛰日打雷。如谚语所说“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俗以为,惊蛰日闻雷声,则夏季毒虫必多。
旧时民间还有忌讳惊蛰日前响雷。江苏一带有这样的谚语:“未蛰先雷,人吃狗食。”即是言惊蛰前闻雷声,兆凶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