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全
“我们都有一个家,我们的名字叫中国,我们有很多兄弟姐妹,景色很美……”这是大中国的一首歌。是的,尽管它们都被同名叫“中国”,但中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中国的每个角落,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俗。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56个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是什么?
五十六个国家的基本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祖先在中国土地上工作,生活和繁衍,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华。
中国政府的调查统计数据已正式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56个民族,其他民族则是身份不明的族裔。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种族的总人口相对较少,约占该国总人口的8.49%,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1.蒙古语
传统的蒙古节日主要包括农历新年,蒙古语为“ Chagan Saren”,即白色月份。蒙古新年节也称为“白色节”或“白色月亮”,与牛奶的白度密切相关。此外,还有Naadamu,Mare's Milk Festival等。
2.韩文
它的节日与汉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老年人节。还有三个家庭假期,分别是婴儿的第一个生日,汇嘉节(60岁生日)和汇嘉节(结婚60周年)。每当“第一天”和“第一次婚姻节”时,孩子,亲戚,朋友和邻居都会祝福老人并庆祝他们的生日。
3. people族
族的主要节日包括泼水节,闭门节和开门节,这些都与佛教有关。
4.东乡人
像其他宗教人民一样,东乡族每年也有三个主要的节日,分别是开斋节,库尔班节和圣礼节,这些节日均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
un南节是the兰人的盛大新年节日。它在农历的第三个月清明节之后的第七个举行,也就是太阳历的4月13日至15日。在节日期间,主要活动是互相泼水。仪式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欢迎太阳的习俗举行。因此,人们称其为欢迎阳光的节日。
您可能还喜欢:
上寺节是鬼节吗?上寺节与鬼节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