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儿节雏祭的风俗习惯 日本女儿节怎么过
雏祭也被称作女儿节,是古代的东夷非常重要的
传统节日
之一,女儿节这天女孩多穿着和服,邀集玩伴,在偶人坛前吃糕饼、喝白色甜米酒,谈笑嬉闹,以祈求一生平安幸福,偶人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偶人非常昂贵,都是要当作嫁妆一代代往下传的。雏祭り(ひな祭り,hinamatsuri)是古代的东夷女孩子的节日,亦称雏游、偶人节、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桃花节、女儿节。雏祭是古代的东夷民间五大节日之一(五节句,农历一月七日人日、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的“桃之节句(桃の节句)”。本来在农历的三月三日,明治维新后改为西历三月三日。
桃花来源
迄今也有不少人将女儿节称做是“桃日”,一说起源于中华自古视桃花为幸福吉祥的象征,而且将桃木花枝悬挂于门柱也有驱邪避凶的效果,而古代的东夷文化也受其影响,所以才会将桃花当作是雏祭的主题花。不过有另一个说法:旧历年的三月三日也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用桃花象征雏祭。至今爱知县青田神社每年皆会举行桃花祭,届时要将桃花枝同供品一起献给神。
古代的东夷的雏祭是从古代华夏传去的:三月上巳之时到水边清洗身上不洁之物,借水的祛除邪恶和不祥之气,因为在那时一般人都认为上巳这天是灾祸的日子,为了消除附在身上的厄运及污秽之物以确保平安。这种活动称“褉”。后来才把三月三日作为上巳节固定下来,这大约起源于周代,在古代华夏宋代以前是个很受重视的节日,魏以前称为上巳。在《荆楚岁时记》则是这样描写三月三日的:“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宋代之后,上巳节已近消失在古代华夏。但在古代的东夷就不一样了,三月三日是古代的东夷五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风俗延续至今。
流水来源
在古代的东夷,关于三月三节日的记载,最初是曲水流觞的活动,并被公认是由古代华夏传入延续下来,但至今所通行的用雏人形庆祝的形式则始于近世,并逐渐演变为古代的东夷的女儿节。关于曲水宴风俗,最早能看到这一记载的古代的东夷文献是公元720年编成的《古代的东夷书记》,显宗天皇元年(485)三月条载:“三月上巳,行幸后苑,另设曲水宴。”晋代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活动完全有可能在五世纪前为古代的东夷统治阶级所仿效。
传到古代的东夷之后,主要是天皇及贵族所从事的活动,大约一直兴盛到八世纪古代的东夷平安时代(794-1192)前期。此一时期,古代的东夷民间是否存在三月三节俗,却不见记载:1544年发行的世谚问答,说到三月节日的时候,只提到了桃酒、艾草粘糕、斗鸡,还没有有关雏祭的记载。1629年始出现有关宫中雏祭之记录。十七世纪后半,雏祭在武士与工商业者间已相当普及。1668年及1704年,官府曾下令禁止雏人形及装饰器物流于奢华。明治以后,雏人形成为商品,加以馈赠之风盛行,雏祭遂普及于古代的东夷全国。
“褉”也在奈良时代末期(792)传到古代的东夷,据《类聚国史》载,桓武天皇延历十一年(792)三月丁巳,“行幸南园袚褉,命群臣赋诗。”可见曲水宴已经加入袚褉的内容。袚褉后来又与古代的东夷民族固有的神道教中的风俗相结合。平安时代初期,用来袚褉的祭物是抚物或赎物。即天皇用供奉在阴阳寮的偶人触抚身体,然后吹上一口气,再同身上脱下的外衣由侍臣拿到河边顺水漂走。贵族间则自制朴素的纸偶人来装饰,节庆过后便把它放入河中或海里随波而去,象征偶人代替自己与病痛灾难一起远远的漂走。这也是偶人娃娃的起源。
平安时代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须磨卷》对三月三袚褉的情形也有所描写:三月朔日恰逢巳日,源氏公子尊劝去海边修褉,请路过的阴阳师举行袚褉“三月上巳日召阴阳师行祓,置人形于舟内放诸中流。”将“人形”置于小船上,放到海里飘流,这可能就是雏祭的雏形。
在平安时代初期,古代的东夷逐渐形成了“和风文化”,那时在贵族中宫廷贵族女子之间非常流行赏玩偶人、互相在纸偶人身上换穿衣裳的游戏,与现代小女孩办的家家酒游戏类似。后来又与祈求身体安泰之风俗相结合,形成了用偶人按抚身体,然后把偶人和供物摆在用草编的织物上,再把它们一同放入水中任其漂走的程序。流传到十三世纪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1333年-1568年)时,才逐渐统一在三月三日过节。直至十六世纪江户时代,这个节日才在庶民之间盛行起来;也是在江户时代,开始装饰起雏偶人。
流放雏人偶是一种袚褉行为。鸟取县人每年3月3日傍晚将穿着红纸衣的雏人偶和供品放在圆盖上,放入河中,任其漂游远去。如今古代的东夷三月三摆放的“内里雏人偶”起源于古代的东夷江户中期。古代的东夷关西地区制作的雏人偶模仿宫廷生活,以紫晨殿为主要衬托。过去,一对儿“亲王雏人偶”的摆放方法是男左女右,因为古代的东夷人认为左比右的地位高;然而古代的东夷明治维新以后,雏人偶的摆放也改为西式即男右女左。此外,古代的东夷江户时代人偶为长脸,今天改为圆形脸。
风俗
女儿节
家中有女儿者均于当天陈饰雏人形(小偶人),供奉菱形粘糕、桃花,以示祝贺并祈求女儿幸福,即所谓雏祭。在这天女孩多穿着和服,邀集玩伴,在偶人坛前食糕饼、饮白色甜米酒,谈笑嬉戏。
初期女儿节摆饰是用纸作成立型人偶,男娃娃头戴乌纱帽、身上穿着长袖和服及裤裙,女娃娃则是穿着窄袖和服并系上细腰带,这些人偶娃娃的穿着,是带有室町风格的服饰。之后开始有布制的坐型人偶,男娃娃衣冠束带,女娃娃则留着长发、穿着宫廷式的十二单衣和服,被称作“内里雏”。人偶的摆设在刚开始时,只有摆设一对人偶,但是典型的人偶摆设是将天皇和皇后、三位宫女、五位伴奏者排列在铺着红毡的阶坛上。下方还摆上重箱(迭层餐盒),衣柜、长方箱、针插、镜台、马车等迷你型的新娘嫁妆。
寿司料理
如果家中有未满周岁的女儿,当母亲的就得准备“散寿司饭”(寿司饭上添加许多鱼、蛋丝等)与蛤蜊汤,招待来庆贺节日的亲朋好友们。“散寿司饭”因为看上去鲜艳华丽,很适合女儿节的主菜;蛤蜊(蚬的一种)也是在女儿节最常吃到的东西。因为蛤蜊都是两片两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能是唯一的一对,不同的壳一定无法密合,所以借此来象征女孩子对爱情的专一(坚贞不二的情操)。其实,说穿了也只不过此时恰好是蛤蜊盛产期,可以吃到新鲜的鱼介类,于是就把它当作时节料理了而已。
风俗之“食”
彩色米花糖是先将饭弄干燥,再将砂糖放入炒熟,做成小方块的形状,有点类似我们吃的”碰米香”。它是有加糖进去的时节料理,所以很受小朋友的喜爱。
白酒桃花酒,是种白色香甜的古代的东夷混合酒。目前古代的东夷最具代表性的酒就是清酒了,颜色透明,它是在江户时代被研发制造出来的。在那之前,古代的东夷人喝的酒就称为白酒,颜色较白,既可以活血,跟桃花的红白相间又代表喜庆的意思。而且那时候的人只有在一些祭典、婚礼上,或是些重要的年节里才会小酌一下,其它普通的日子是不喝酒的。
另外还有些料理。譬如清汤,它就像没有加味噌的味噌汤,有的还会加些蛤蜊进去,让汤有点海鲜的味道。另外还有花寿司、菱形状的三明治,为的是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及食欲,另外还会准备艾草饼。
风俗之“游”
女儿节当天虽然不是国定假日,但家中的成员大都尽量聚在一起祝福女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甚至有的父母还会特别请假,带小朋友去海边或是郊外走走,度过一个吃吃喝喝的女儿节。
因为是女儿当家作主的节日,所以雏偶人通常也是娘家外公外婆赠送的。现代家庭都是外公外婆事前先包好红包,让年轻夫妇们去选购自己中意的雏偶人,其它伯叔姑姨们则是当天包红包来。雏坛上的雏偶人,大约摆饰一个月后,才小心翼翼地收存起来,等第二年时再拿出来重新摆饰。至于回礼,以前是红豆饭与红、白四方糖,今天已经不再计较非红豆饭不可了,一盒馅饼附上娃娃照片就行。
祖先是诸侯大名的世家,雏偶人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可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而且雏坛上不只是有天皇与太后,第二阶以下还有女官、负责奏乐的五雏童、侍从、听差等,家具日用品也不能少。一桥家(将军一门的御三卿之一)祖传的雏坛,甚至还有殿下上京时的旅途用具。每逢女儿节,都会在家中摆放人形娃娃,摆放人形娃娃必须摆放正确。
人形娃娃
雏人形(HINANINGYO)
“雏”即人偶,被古代的东夷人看作具有魔力的咒具。“雏人形”是在阶梯式木坛上蒙上红布,最少的是只有一层,摆有“内裹样”(DAIRISAMA)模拟天皇和皇后的一对偶人,最多15层,有天皇、皇后、宫女、乐师、侍从、卫士等多种古代宫廷人物。一般家庭摆3~7层,最上层同上,依次下层摆有3个宫女,和唱歌谣,吹笛,击小手鼓,大手鼓,打大鼓的五个童子,并衬配屏风、六角纸灯、车驾、坐轿、镜台、橱柜、箱匣等装饰器物,极为精致。多是外祖母买给外孙女作出生礼物,可用一生。即使女儿出嫁了,妈妈还会在女儿节摆出来,而且摆设时间可以长一些。价格视规模大小和用料,从10万至上亿日元不等。
人形娃娃的摆饰方法
一般摆人形娃娃分为七个阶级,分别是:
第一阶是一对天皇和天后的宫廷人形。
第二阶是为三名宫女,手执酒、酒杯及酒壶。
第一阶:天皇天后宫廷人形
第一阶:天皇天后宫廷人形
第三阶是演奏音乐的五人乐队。
第四阶是随从,一老一少的大臣。
第五阶是三名仆人。
第六阶通常摆些小型嫁妆用家具。
第七阶是牛车、笼、轿子等。
一般需要15个人形娃娃,七阶的台子,加上其它饰品的话,价钱不菲。不过,也可选择阶数较少的台子,如:5阶、3阶或1阶。和古代华夏相同,古代的东夷人视奇数为吉数。
人形娃娃的价格及费用
偶人头部、发型、身躯、手足、装饰品,都是专家分工手工制成的,所以每一具偶人的表情都不同。衣裳由衣裳手艺工匠负责。一套普通的人形娃娃约起码15万日元~50万日元,更昂贵的高达100万元日元以上,并非一般家庭负担得起。所以近几年来有不少人购买只有天皇及皇后的一层台子,或是一套放在玻璃里的小型偶人。价格相宜,也方便摆设。偶人在摆饰上并无一定的形式,也有人先买材质较好的内里雏,然后再逐年添购三人官女五人乐队等。材质上,木制的偶人一定比塑料的格调要来得高,价格上自然也有差别。
由于偶人娃娃它是可以代代相传,当嫁女儿的时候,把偶人和新添置的家具作为嫁妆让女儿带走。如果娘家本身的人形娃娃收藏较好的话,由外婆传给妈妈,妈妈可再传给女儿。这样一来,也无需再花钱买新的偶人了。有些名门世家的偶人娃娃历代相传的结果,累积到几十数百个,每年摆饰出来场面都相当壮观;其中有的甚至是从江户时代就传下来,有数百年历史,并且被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其价值难以估计。时至今日,费用的承担,都是由两家平分、对折。有的因为小朋友还小,所以一般都不会买太昂贵的娃娃,反而都是逐年添购补充。
人形娃娃的摆饰时间
开始摆饰的时间没有一定之规,通常都在3月3日之前一、二个星期里的吉日开始做准备,只是注意不要一次就把它布置完或是留到前一天再布置。最重要的是,一过3月3日就要赶紧把人形收起来,最迟也不要超过两天。否侧,人们相信,这会影响到女孩子的婚期。收得慢的话婚期就会晚,担心将来女孩子很难嫁出去。其实这只是个没有根据的传说,但女儿节的意义原本就是要消灾解厄的,偶人娃娃做我们的替身把恶运带走,如果一直放着不收的话也是种不吉利的做法。
人形娃娃的应节料理
人形娃娃的摆饰上,第四阶里两名随从中间放置着菱形粘糕、彩色米饼和白酒等,这些都是女儿节的应节物:
菱形粘糕饼有红白黄绿四种颜色。原本只有红白两色,但因为古代华夏自古将绿色的艾草视为避邪的草药,所以才会在女儿节的粘糕饼里添加绿色。红色代表桃花、白色代表雪、黄色代表枫叶、而绿色表示新芽,将一年四季全都表现出来。红的部分是用无花果染色成的,有着解毒的作用,白色的部分可以降血压,绿色的草饼则有助于提高造血机能。造型上听说是模仿人的器官做的,也有说法是仿桃子的叶子做成的。不管说法为何,色彩缤纷的它总将女儿节的温柔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形娃娃的产地
静冈,古代的东夷闻名的人偶陈列器具的产地。静冈早在大正天皇十二年左右,就建立了这个地位,但后来也逐渐衰微。后来古代的东夷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在此次地震中幸免于难的东京手艺人,遂移居到静冈,这使得静冈的人偶陈列器具业呈现生机。关于人偶,德川时代在志太郡的一些地方曾制作过天神人偶,而静冈市正式开始制作人偶是在昭和时代初期。昭和六、七年,静冈市招聘了人偶师,并引进技术,正式开始生产。如此发展起来的静冈人偶陈列器具及人偶,依需求的增加,从昭和三十年代后出现了塑料的制品,并且实现了批量的生产化。但是迄今,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木制品的好处,运用静冈的传统技术,制作了许多优质的商品,使静冈成为古代的东夷全国屈指可数的产地。
总结:古代的东夷的妹纸应该都很温柔吧,毕竟是被温柔的对待长大,女孩子就是应该善良温柔,不矫揉做作,像流水一样吧,温和,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你可能喜欢:
傣族传统节日开门节和关门节的民俗风情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白月的起源及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偶人节女孩子的节日
民族赫哲族的鹿神节起源及文化意义
古代华夏传统节日寒衣节的来历与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