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用易经的思维来说话?
文/宋广强
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龙是千变万化的,能大能小,能隐能现。
大则吞云雾,小则隐于无形。它反对墨守成规,而是不拘一格,随时在变,体现了中国人不受约束却自律的性格。
什么日式管理、西方管理在本土**管用,一旦用到中国人身上,统统不管用,中国人还需中国式管理才管用。
我们不说真话,也不说假话,只说妥当话。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是中国人高明的地方。有话直说,直言不讳,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不光害了自己,还会害了别人,说话如果拐个弯,用易经的思维往往效果会更好。
中国人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而且最擅于自作主张,你越强调什么,对方往往越不按照你强调的去做。因为“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
世人都说是刘备害死张飞,说这种话的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刘备曾多次告诫张飞不可随意鞭打士卒,张飞不但没听,反而更变本加厉的在酒后鞭打士卒,最后引发了范疆、张达杀死张飞的事件,不能不说刘备这是好心做了坏事。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纷纷响应,不战而降。此次战役规模声势浩大,天地震动,收复中原,志在必得。诸葛亮知道街亭的重要性,如果街亭丢失,蜀军进不能攻,退不能守,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他曾多次强调马谡一定要当道扎营,这一反复强调更起了反作用,马谡不仅没按诸葛亮强调的去做,反而自作聪明把大军驻扎在山上,相信什么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置之死地而后生等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兵法理论,最后酿成大错。
司马懿命人围而不攻,切断水源,放火烧山,蜀军大败,街亭丢失,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无耐只好拔西县一千多户百姓退守汉中,北伐大业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着实让人痛惜。
诸葛亮一生唯谨慎,这是他智慧的亮点,也是他的缺点所在。太过于谨慎,易适得其反,错失良机。第一次北伐失利,失去了收复中原、攻克两郡的最佳时机。
以至于后来五次北伐都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是每次都有的,诸葛亮虽有天人之智,却无力回天,真是时也,命也!
三国第一“毒谋”贾诩,在回答曹操立储的问题上,先是沉默了半刻,最后说:“臣在想,袁本初刘景升之事呼。”抛开曹操所有儿子的名字不提,只说以别人事情的利与害,这样更胜过千言万语,长词雄辩,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中国人的脑筋是非常灵光的,你支持哪一个,曹操都会认为你们私下里肯定有交情,进而猜疑,更加不会赞成你的看法,这样你不仅没能帮助到别人,反而害了别人。
现实生活中,孩子犯了错,爸爸要教训孩子,奶奶会护着:“不要打我孙子。”这样爸爸反而打得更狠,因为爸爸的第一反应就是:“都是奶奶把孩子给惯坏啦!”
我们都看过《水浒传》中火并王伦的那一段,那个只会用损招没有良谋的智多星吴用,在里面智激林冲:“林教头莫伤了头领的生命啊!”林冲本不想杀害王伦,让他这么一激,直接结束了王伦的生命。
妈妈想跟儿子说媳妇的不是提一些意见,你该怎么办?如果这里面有误会,熄妇是对的,儿子真聪明真对老婆好,就不要衡情论理来论断是非,因为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
“清官难断家务事”,帮老婆解释,妈妈会认为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心全跑到媳妇那边去了,这样婆婆会想着法的虐待媳妇,找媳妇的麻烦。
最后痛苦的还是儿子,如果顺着妈妈话说,让她认为儿子还站在自己这边,感觉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万事大吉。
妈妈在场就顺着妈妈说,媳妇在场就顺着媳妇说,二人都在就不要说话。用易经的思维来说话,达到息事宁人化解恩怨的目的,这样才算高明。
你讲得越对,对方越生气,因为你讲对了,就证明对方是错的。我们是不认输的民族,知错改错不认错,这是中国人独特的一面。你讲错了,他反而不会跟你一般见识,因为他心里知道你不如他。我们求得是圆满,而不是对错。
曹操曾经三番五次的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就是说,为将者一定要随机应变,勇敢没有错,但也要懂得计谋。
否则,什么事都用蛮力,这样只是一名力气大的士兵而已。这种类似于激将法的说话,反而激怒了夏侯渊,一向冲动的夏侯渊更失去了理智,定军山一役被黄忠设计,劈于马下。
曹操水淹下邳擒吕布时,问刘备如何处置吕布,刘备不说杀不杀,只言道“丁原董卓之事呼”,轻易除掉了吕布这只反复无常的挡路虎,为自己以后打天下扫清障碍。
一本正经地强调别人说话,对方反而听不进去,谈笑风声,对方反而听得进去,这是很妙的地方。直言相告没有错,但往往会事与愿违,用易经的思维拐个弯,谈言微中往往会事半功倍。
讲话讲得让对方听得进去,感觉你说得很有理,你就算成功了,什么”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种话原则上我们都懂,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不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都很明白,一旦发生在我们自己身,往往当事人是听不进去的,因为我们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民族。
阳会变阴,阴会变阳,随时在变,还是曾公那句话:“中国人不讲真话,也不讲假话,只讲妥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