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与五方:五位神灵宾极之所居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理论体系,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而其相互关系则是孕育了世间万物的源源不断的根本力量。根据这一学说,中国历史上的史官大挠氏规定了天干和地支的五行属性,从而使五行学说得到更具体和完整的表述。
按照五行学说,甲、乙的五行都属木,属东方。寅、卯、辰同样属东方,为青龙之象。丙、丁的五行都属火,属南方。巳、午、未同样属南方,为朱雀之象。庚、辛的五行都属金,属西方。申、酉、戌同样属西方,为白虎之象。壬、癸的五行都属水,属北方。亥、子、丑同样属北方,为玄武之象。戊、己的五行都属土,属中央。辰、戌、丑、未同样属中央,为勾陈、螣蛇之象。大挠氏根据这些规律制定了天干地支五行属性的表述方式。
大挠氏的这一规定的原理在哪里呢?位干东方的是太吴神,驾着代表雷电的“震车”,管理事物的各种标准,掌握着所有和春天有关的事情。这样,仁风和气就产生了,万物也开始萌芽生长,这就是木居于东方的原因,而天干甲乙和地支寅卯也都居于东方。位于南方的是神农帝,驾着代表烈火的“离车”,管理事物的各种标准,掌握着所有和夏天有关的事情。这样,艳阳酷气随之出现,万物已经发展齐备了。这就是火居于南方的原因,而天干丙丁和地支巳午也都居干南方。在夏天,凭借着火的作用,万物才得以生长发育,草木也因此而茂盛。位于西方的是少昊神,驾着代表沼泽的“兑车”,管理事物的各种标准,掌握着所有和秋天有关的事情。这样,肃杀静气就随之产生了,万物此时已经成熟,不再继续生长。这就是金居于西方的原因,而天干庚辛和地支申酉也一起居于西方。秋天的五行之所以属金,是因为秋季就像刀一样,饱含肃杀之气,能够让草木凋零,此时的万物已经成熟。位于北方的是颛顼帝,驾着代表水的“坎车”,管理事物的各种标准,掌握着所有和冬天有关的事情。这样,水汽开始凝结冰雪,万物在这时也都纷纷潜伏遁藏,这就是水居于北方的原因。天干壬癸和地支亥子也都居于北方。位于中央的是黄帝,它驾着代表大地的“坤车”,掌握着中央的土地,并且四时、四方的木火金水都不能没有土,所以就让天干戊和己居于中央,地支辰、戌、丑、未分别位干四维,各得其所。四维就是指春季的三月,夏季的六月,秋季的九月,冬季的十二月。
大挠氏的规定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是深入解释了五行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五行与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没有土,五行就无法运行,自然界也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五常和五行的建立都离不开土的滋养和支撑。如果没有土,天地之间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的圆体,人类也就无法正常地生存和运作。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体系,它将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内在的复杂关系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不仅深刻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