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由节气演变为节日,“清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节气与节日的区别在于,前者单纯反映气候变化和时节的顺序,后者包括一定的风俗活动和一定的纪念意义。清明作为节日,祭祖扫墓是主要活动之一,因此它又被称为“扫墓节”、“祭祖节”、“扫坟节”、“冥节”。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习俗由来已久。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男女扫墓,担提尊口,轿马后挂楮(ch已这里为纸义)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汉代应劭的《汉官仪》也有“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节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其亲”的记载,这说明皇家清明墓祭制度的确立为秦汉时期,而且表明“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祭祀的节日。
到坟前祭祖时,人们通常会准备供品、纸钱等祭祀物品。供品主要有纸箔、酒醴、香楮以及其他富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在广东长乐,清明时节用枫叶染糯米,蒸饭做团,叫做“乌饭”,用来祭祖。在广西宜北,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备办猪肉数斤,大鸡一只,稍裕之家宰用猪仔,造黄花糯米饭,香烛纱纸,男女大小上坟拜扫”。在四川新繁,人家大多采嫩艾,捣米粉做糍粑祭祀先人。
在贵州兴仁,清明日取清明草叶捣茸和糯米做饼,叫做“清明粑”,又用黄栀子染糯米做饭,祭祀祖先。在山西万泉,祭墓时要有一种叫“子推”的物品,用面蒸成,状如兜鍪。荣河的“子推”上插鸡子,里面包九枚胡桃,外面嵌八枚胡桃。在浙江于潜,人们用角黍祭祖,在嵊县用黏米杂菁苗做成糍粑祭祖;在泰顺,人们用鼠曲叶(就是当地的绵曲)或蓬蒿和米粉馅糖做成“燕糍”祭祖。
在福建永泰,祭祀的供品还有用鼠曲叶或艾叶和秫米做成的稞。在台湾彰化、南投、嘉义、台南、澎湖等地,都有用轮饼祭祖的做法。轮饼,也叫润饼、春饼,用面皮包肉、虾、蛋、菜、土豆、白糖等做成。
标祀
又叫“清明吊子”。每年清明节,各家各族祭扫完毕,往往在墓前或坟头上插一根用竹子或柳条做的标竿,表示已经有过祭祀。标竿上有的人家会糊些长条白纸,有的人家会挂些楮钱,有的人家既糊白纸又挂楮钱。
纸钱
纸钱顾名思义是纸做的钱,是送给先人在阴问用的,又称“挂纸”、“挂钱”。清明扫墓时,人们将携带的纸钱有的烧掉,相信纸钱会化作烟气可以进入冥界,祖先容易接收。有的悬挂起来,如浙江平湖、湖北咸宁和恩施等地,用竹悬纸钱插在墓上,叫做“标墓”。在福建永泰,白纸剪成条挽在树枝或草上。在四川长寿,用白纸剪作幡形插在坟头,叫做“挂青”。在贵州兴仁,用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前,谓之“标坟”。安徽《歙县志·风土》记载:(清明)“悬纸钱于墓,名日挂纸。”有的压在坟头上,如台湾彰化“男女老幼相率上坟祭祖先,在坟墓周围献置墓纸,压以土石,称为‘挂纸’,或称‘压纸’,以示子孙健在之意”。有的将纸钱抛撒掉,如陕西宜川男女踏青扫墓,撤彩纸钱,叫做“百纸”。在甘肃灵台,标纸幡的同时,还要焚化纸钱。另外,清明节送纸钱,又有不上坟墓的,如在河北张北、万全,清明日晚间,各家妇女到门前焚香烧纸,坐地哭泣,叫做“送纸”。
插柳
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淮河岸边的寿春(今安徽寿县)岁时说:“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芜湖古今》记芜湖风俗时说,清明日“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江淮之间的和县、含山、无为等县也有用清明节这天柳叶的焦、青,占卜农作物丰歉的习惯,如谚语说的:“清明柳叶焦,二麦(指大麦、小麦)吃力挑”、“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近代杨韫华《山塘榷歌》说长江下游苏南清明插柳风俗:“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
踏青
清明正值暮春三月,天清气朗,是出游的好时机,所以有的人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做春1El之游,然后围坐饮宴,抵暮而归。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当时东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人们扫墓踏青归来的情景。
山东博兴的民众认为“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在广东高明,妇女常常携伴郊游拾翠。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活动之一,又称放断鹞。民间俗称“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三》“放断鹞”中说:纸鸢,俗称“鹞子”,春晴竞放,川原远近,摇曳百丝……清明后,东风谢令,乃止,谓之“放断鹞”。意思是说,春天里春风由下往上吹,适于放风筝,过了清明,因风向不稳就不宜再放风筝,所以玩到清明为止,而清明这天玩一年里最后一次风筝就称为“放断鹞”。有的地方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篮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做,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留给自己的则是好运气。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最早叫千秋,后来觉得不吉利,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大多用树丫枝做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成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秋千。”
唐代荡秋千是很普遍的游戏,元明清三代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用皮革做成。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
的一种游戏。相传发明者是黄帝,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拔河
拔河最早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盛行于军旅,后来流传到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了。
清明饮食
不同地方的清明节有不同的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使清明节具有更深邃的民俗文化。
清明锞
浙江部分地区的孩童、妇女在清明这天提篮携筐,纷纷外出采集野荠、青蓬,回家浸泡在水中,再捞起去汁、切碎和入粉中,揉成面团,作青保。有人将它做成畚斗的形状,称为“畚斗课”,寓意粮食丰收,有粮可装;还有人将它做成犁头的形状,寓意耕作顺利;更有做成羊、狗形状的,称为“清明羊”、“清明狗”。
清明板
流行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又称“青板”。板,是用米腐或米浆做成的饼饵。青板除糖外,必须拌人艾叶、苎麻叶。先用开水浸泡,再捣碎,拌上米粉或面粉,加入红糖,蒸熟后分给家人吃。民间认为吃了清明板夏天不会生疮疖。
子福
这是山西、陕西等地的清明节传统食品。用白面制成,内包枣子、豆子、核桃,外层放一个鸡蛋,周围盘几条面蛇。主要用来上坟祭祖,祈求子孙有福,“子福”。祭坟时用一个大子福,叫“总子福”,祭完后分给家庭成员吃下。全家大小每人还各有一个小子福。出嫁的女儿娘家每年都要送一个子福,直至老死。新媳妇过第一个清明节,娘家特制一对上面捏有花鸟鱼虫的子福。送给女婿女儿每人一个。新媳妇抱着子福到婆家祭祖,叫做“抱上子福认祖宗”。
润饼莱
“润饼菜”的正名是春饼。主要流行于福建各地。泉州的“润饼菜”用面粉为原料揉成薄皮,食时铺开饼皮,卷上胡萝卜丝、肉丝、芫荽等混锅菜肴,制作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主料多种多样,有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
吃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要。清明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就是在蛋壳上染上各种颜色,类似我们今天的“红鸡蛋”,不过颜色不同而已;另一种是“雕蛋”,在蛋壳卜雕镂彩画。这个习俗在隋唐时盛行全国。
吃发糕
安徽有些地方在清明的时候要吃发糕。发糕是用黏米碾成米浆,压干水分,打成糊状再加入发粉,蒸三四个小时制成的。发糕象征发财,所以蒸得是否够“发”,显得特别重要。民间判断发糕发得好坏,主要看其表面的龟裂,龟裂得越深表示越发。
吃螺蛳
清明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为这时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很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町糟、可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