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三候”是哪三候?代表着啥意思?
2021-10-13 01:30:51
许多 人觉得节令仅有一天,其实不是,节令是持续不断好几天的,因而大家依据不一样的气候特点把节令分成了三候,那麼“芒种三候”是哪三候?跟随我们一起掌握一下吧。
“芒种三候”是哪三候?
我国古代将“五天”称之为“一候”,因此 一个节令(大概半个月)又被称作“三候”。每一个节令的“三候”融合那时候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独特状况又各自起了姓名,用于简单明了的表明那时候的气温等特性。芒种节气就被古代人区划为:一侯幽灵螳螂生,二侯鵙始鸣,三候反舌无音。
一侯幽灵螳螂生:幽灵螳螂于上一年初秋生卵,到芒种季节,感受到阴之气新生而破壳长出小螳螂。
二侯鵙始鸣:鵙就是指伯劳鸟,是一种中小型皮卡。喜阴的伯劳鸟刚开始在树梢出現,而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音:反舌是一种可以学习培训其他鸟鸣声叫的鸟,这时它却因磁感应来到阴之气的出現而终止了鸣叫声。
芒种来到代表哪些?
芒种的“芒”字,就是指麦类等有芒绿色植物的获得,如麦籽、小麦等有芒农作物種子早已完善,即将收种;芒种的“种”字,就是指谷黍类农作物栽种的节气,如晚谷、黍、稷等夏播农作物更是栽种比较忙的时节。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一季节的收种农忙时节。大家常说“三夏”百忙时节,即指忙碌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芒种”的来临,预兆着农户开始了繁忙的田里日常生活。
![](//img.laoshenpo.com/20211013/1559372685590110208.jpg)
![](http://img.laoshenpo.com/20211013/15593726855901102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