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芽被家暴事件、写给哪些正在接受家暴的女人
又听闻有人被家暴了,这次是凭模仿蒙娜丽莎妆容成名,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知名仿妆博主宇芽。
糖气愤又心疼的看完了宇芽发布的视频,被曝光的视频中,糖看到了揪心又可怕的一幕,宇芽被男友电梯拖行,用力踩踏,简直就是一个恶魔。
视频中施暴者的前两任妻子也勇敢的出来发声作证。
第一任前妻阿步:“怀孕时,肚子就被他踹了几脚,掐着我脖子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呼吸,去厨房拿菜刀出来说要砍死我,现在要不是宇芽站出来,十年前的事情自己已经不愿再回忆了。”
第二任妻子金秋则被施暴男抓起头来撞墙。金秋说,自己也后悔,如果当初选择报警,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在宇芽身上。
除了两任妻子,曾经的知情者也勇敢站了出来,揭发了施暴者的恶行。
这个让人作呕的“家暴男”是谁?
他本名光伟正,44岁,离过3次婚,是一名绘本家,曾经在上海、北京的4A广告公司里担任美术创意工作。他创作的老重庆主题漫画作品《去漂流》,在天涯重庆论坛上赢得超高人气,被网友誉为可“媲美宫崎骏”。
就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业界前辈,糖曾经也因为一句“灿烂到无以复加的城市与成长”而惊叹,因为作品中表现的恣意,辛辣和细腻而感慨,但就这样一个才华无限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副如此丑陋的嘴脸。
让糖觉得更恶心的是,他甚至洋洋自得于能够有多次的婚姻,像“集邮”一样。而且他还自恋的认为前妻们“好像她们都想跟我复合”。
在他口中所谓的家暴,好像都是因为女性的无理取闹,而自己是忍无可忍的使用“不打人”的暴力方式让家庭保持和睦。
真的想不带脏字儿的问候您一句:wqnmd。
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估计值表明,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35%)的女性在一生中曾经遭受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侣的性暴力。
大多数的暴力是亲密伴侣暴力。
全世界有性伴侣的女性中,近30%报告称,她们一生中曾经遇到由其亲密伴侣实施的某种身体和/或性暴力。
全球高达38%的女性谋杀由男性亲密伴侣所为。
联合国把针对女性的暴力定义为:无论是在公共场合或私人生活中,任何基于性别的、对女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身体、性或精神伤害或痛苦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
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尤其是亲密伴侣暴力和性暴力,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违反女性人权的做法。
Johnson(2000)将亲密关系暴力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普通伴侣暴力(Common couple violence)。这种形式的暴力一般源于亲密关系中的争吵、矛盾,进而引发言语和身体攻击,与控制无关。
普通伴侣暴力的严重程度不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而且更可能是双向的。
第二种被称为亲密恐怖主义(Intimate terrorism)。这种暴力是控制的一种策略,动机是想对伴侣施加全面的控制。
这种类型的暴力程度会随着时间升级,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亲密恐怖主义涉及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等多种暴力形式。
他贬低我周围朋友、瞧不起我的家人亲戚、不屑我的工作和努力、我想出去学习进修就会用尽一切方法使我丧失意志力,删除我QQ所有异性,手机号码一个一个查过来,美其名曰:在乎、吃醋。
家暴者表现的特征,其中“控制欲强”、“喜怒无常”、“自恋”和“不容易沟通”成为突出的特点;而有些令人惊讶的是,“有时候是温柔的”同样是施暴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种是暴力反抗(Violent resistance),也就是由于一方的暴力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反击。在调查中,近半数幸存者(45.64%)承认也曾对对方实施过暴力行为。
最后一种是相互的暴力控制(Mutual violent control),这种情况在现实和研究案例中都较为少见。
在曝光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施暴者明显有一种“自恋”行为,就犹如他微博的简介一样,“目中无人无法无天”,这其实有着典型的自恋型施虐者的特征。
但自恋型施虐的形式很多,有很多不是特别极端的施虐现象,其实在关系中并不罕见。它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说的是“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
很多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都非常正常,有能力共情他人。只有在最亲密、感情最激烈的人面前,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斗争才会显露。这也证明了为什么有很多施暴者在与他人相处时并不会让人觉得他就是个施暴者。
而自恋型施虐者的“施虐”也不再局限于 “身体施暴”。 “自恋型施虐”的表现,是在亲密关系中、日常生活中,对另一方施加各种不平等、利用和操纵 (Cononville, 2012)。
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大概有3种解释:
1.自恋型施虐者,缺乏“客体恒常性” (object constancy) (Grey, 2013)。
客体恒定性是人在早年形成的,感受到“物品可以独立于他们的感知而存在”的能力。是这种能力,让婴儿暂时离开父母的时候,仍可以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
自恋型施虐者们往往缺乏这种整体认知能力,导致他们在某一瞬间感知不到伴侣的关怀时,马上认为伴侣不爱自己。这样即时的负面感受会迫使ta们马上采取“行动”。
2.渴望而未成为的样子让他们无比耻辱。
心理学家指出,自恋型施虐者的举动,恰恰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怀有着一种“耻辱感”(Lancer, 2017) 。
自恋型施虐者,内心有一种对自己的幻想,那是他们渴望却从未成为的样子。这种幻想和实际的自身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而这条鸿沟令他们无比耻辱、焦虑和脆弱 (Greenberg, 2017)。
自恋型施虐者往往有一个理想化的自己,而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伴侣更有可能发现他们理想化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这个被识破的窘态会直接导致自恋型暴怒 ,而促使他们以施虐的形式排解怒气 (Freud, 1921)。
3、自恋的抚养者让他们缺乏共情力和良心。
更自恋的抚养者和过于严厉/或疏离的家庭养育,让自恋型施虐者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共情力和良心(Grey,2013)。
其实共情力和良心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些先因后果的关系——因为感知不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去什么样的痛苦,所以也不在乎有没有良心了。
换句话说,自恋施虐者往往只能深切体会并沉溺在自己的感受中,却不能真正体会别人的情感和感觉。
一般自恋型施虐者是理智的也是不理智的。理智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是错的。但不理智的是,他们并不能真正感知他们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当共情力和良心不存在的时候,知识层面的对错认知,对人的行为影响会非常有限。自恋型施虐者知道操纵是错的、虐待是错的,但他们其实无法真正感受到。
在视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施暴者曾经对当事者说过这样的话:
1.“你去告我,你告不赢,你没有证据。”
2.“我们没结婚,确切来说这不是家暴。”
3.“我是使用了暴力,但是我没打人。”
4.朋友圈签名改为“关你们p事”。
糖觉得施暴者真的是好嚣张啊!不但没有把家暴当回事儿,被曝当天还照常发微博,谈感想,如此淡定。
糖想说的是,关于“当事人未在遭遇家暴的第一时间报案,往往无法立案”。这种观点可能确实存在于一部分取证困难的家暴情况。
但糖认为,从监控录像视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男子在对女主进行施暴。而且还有那么多证人站出来揭发你的恶行。
你还嚣张什么呢?
况且在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明确,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你还嚣张什么呢?
26日,重庆市妇联官方微博、也回应表示一定追查到底,你本应该因为自己的恶行承认并作出道歉和检讨,反而还继续自我辩护,正义的力量会拿起法律武器惩治你。
你还嚣张什么呢?
2014-2016年全国涉及家暴的9万多个离婚案件中,找警察报警的案例只有8989件,不到十分之一。还有454件到居委会、村委、街道办等单位寻求帮助,494人向亲属寻求帮助,247向妇联寻求帮助。
其实关于宇芽被家暴也是间隔了一段时间被爆出,包括施暴者的两任前妻也不愿意去提及,他们都选择了没有第一时间去曝光施暴者。
因为一旦家暴被曝光,受害者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一辈子也走不出阴影,甚至会受到施暴者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和恐吓。
但糖觉得面对家庭暴力,我们无论作为受害者还是旁观者,都应该拒绝沉默,勇敢说不,积极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在非法的暴力面前,任何的沉默、忍受和旁观,就是纵容和参与。
受害者们要知道,当他操纵了你的生活,那就不再是你的生活,一味的忍让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甚至会迎来死亡。
最后,糖还是想理智的和施暴者们说一句:
“you are scum。”
END
Reference: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38212
https://mp.weixin.qq.com/s/S59tWzM3bQXmKeqYoQ3i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