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墓碑和没有墓碑的坟墓,原来它们有这样的区别!涨见识了!
2021-10-05 04:00:43
相信60到80后的很多人,都有经历过农村生活,而本期要说到的农村的坟墓,为什么有些有着气派的墓碑一眼就能看到,而有些却只是一个小土堆,这非常令人好奇!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落差?立不立碑又有什么条件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人们常说,墓碑相当于阳间的大门,是能吸纳外界堂气的咽喉。农村彩门都是一件大事,而对于给去世亲人立碑,也一样是马虎不得的事情。古人有言,生死有命,我们是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但后人却会因为人去世的年龄等等条件来给去世者立碑,所以在农村才有了这些立碑必备条件!
在我国的很多农村地方,人去世后,要满足这4个条件才能立碑!
一、60岁以上去世
能活到60岁去世,这样的算是老人了,所以如果亲人在60岁或以上去世,那家人是可以为他立碑的。
而且也只有60岁及以上去世的人,才能在立碑的情况下,接受后世的香火。
二、儿孙不断
以前的农村一直都是挺重男轻女的,这和以前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有关。
所以要能立碑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去世者必须有儿子、有孙子,香火没断,后继有人才可以立碑,这点其实与第一点有些异曲同工。
一个60多岁去世的人,正常情况都是有儿子有孙子的吧。
不过以前农村的封建思想觉得,有孩子有孙子还不行,必须得有儿子和孙子(而不是孙女),这点其实与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一个思想的,都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里面。
三、去世三年及以上,无迁移
对于不满60岁,也没有儿子和孙子就去世的人,刚去世是不能有墓碑的。这样的人刚去世的时候,第一年亲人只会在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培土,忌日的时候,有的地方还会放鞭炮请人吃饭,当然还是会打整一下坟墓。反正就是个仪式吧,但哪怕再怎么都是不能立碑的。等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可以为逝者立碑。
四、不立单坟
一些地方还有个规矩就是,如果不满60岁以上去世的人,哪怕满三年也不一定能立碑,必须要其伴侣也一同去世,满三年才能立碑。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立碑不立单坟,公不离婆,有父必有母”,都要双方都去世三年及以上才能立碑。
当然,这个没有绝对意思,有的地方也不能立碑的,有的地方可以,每个地方会有些区别。
关于说伴侣这点,一些地方的规定是,必须是原配妻子,离婚后找的新妻子好像是不能合葬在一起,也不能在墓碑上刻上名字的。
当然,一些地方的墓碑上,女方是没有名字的,大多是随丈夫,比如张氏、李氏等等。
其实说立碑这点,除了满足上面所说的4个条件外,还和人们的经济条件挂钩。
人去世后其实是感受不到活着的人为他们做了什么的,人们的扫墓、立碑等等,其实都是在纪念亲人的一种方式。
![](http://img.laoshenpo.com/20211005/155651645344760627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