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有哪些方法和原则?
(1)谐音改名法
即使改了以后的名字与原来的名字同音或音近。如成功地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原名叫刘天花,出生时村子里正闹天花,父亲为了不让孩子染上病,便依迷信习俗为女儿起了这个名字。天花参加工作后,成了一名小演员,后来,剧团领导根据她的要求,利用“天花”的谐音给她改名为“田华”。
(2)言志改名法
这种改名的方法使用非常多。由于起名者一般是父母、亲朋,改名者则一般是本人,因此,改的名字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志趣和抱负。如延安时期的“五老”之一、教育家徐特立,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华。他青年时乘船去衡山,见十余名同舟之人一路对船工态度蛮横,对此极感不平,乃自诫:若能举及第,只当教员,不当欺压百姓之官,并取“特立独行,高洁白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之意,改名为徐特立。
(3)增减字改名法
这也是改名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即在原先名字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字,产生新的名字。如当代版画大师古元,善良的父亲担心他出生后有什么三灾六祸,便虔诚地把他契给关帝庙的关圣大帝,并取名古帝源。到延安以后,他认为原先的名字不理想,遂去掉名字前一个字,并利用后一个字的谐音,改名古元。
改名的办法很多,既可以完全改名,即户籍改名,学籍、工作、社交等方面随之改变:也可以部分改名,即户籍名不改,只在学习、工作、社交场合使用新的名字;还可以原名照就,增加一个名号。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职业、地位以及个人的喜好不同,在改名字过程中还有许多可变通的因素,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名字作为姓名文化的一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名字最好不要自己随意改,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乱加组合,而应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广泛听取别人意见,或向有关专家咨询,使自己改的名字真正地达到形义音及内涵的最佳组合。
改名注意事宜:
查照八字五行之属性、多寡、强弱、相克及喜忌,作为分析。
选择有意思和有代表性的字意,但须注意到太过刚或太过柔的字意。
留意音韵是否抑扬,如太响或太沉都不宜,最好是适中。
若男改女名,女改男名,大都不合乎阴阳之道,除非有特殊理据支持。
不可与长辈有相同的名字,如父亲、母亲或高一辈等。
注意名字的谐音读成歪义,例如李瑞仙(你衰先)、张募发(将梦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