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姓的姓氏的起源
想知道你的姓氏的起源麽?别人问你阳姓是怎么来的你是不是会一时语塞?不用怕,美国神婆星座网小编为你整理出阳姓的姓氏起源。
阳(Yáng阳)姓源出有十一: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源于西周时期的古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考》记载,周王朝初期,有一个附庸的小方国,称阳国,故址位于古青州南部(今山东临沂沂水)。
由于阳国紧邻强大的春秋霸主齐国,在周惠王十五年(齐桓公姜小白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出兵击破阳国,并将自己齐国之人迁入其都,阳国就此灭亡。
阳国亡国之后,原阳国王族子孙以及一些国民遂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为阳氏之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属于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太傅叫处父,以擅长使用“虚饵之计”闻名天下,并导演了晋国“三易中军”的历史事件。因他被封于阳邑(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因此称阳处父,时人尊称其为“阳子”。
晋襄公姬欢(姬环)执政时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晋文公姬重耳时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继去世,大夫赵盾和狐射姑等都升迁高层,但相互之间为权利时有争执。
当时,晋国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以中军为主。本来,晋襄公要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元帅,以赵盾佐之。后来,太傅阳处父密奏晋襄公,说狐射姑刚而好上,不得民心,而赵盾贤能。于是,晋襄公改命赵盾为中军元帅,狐射姑佐之。自此,赵盾在晋国高层的政治争斗中略占上风。而狐射姑得知此事后,将阳处父恨得切齿入骨。
晋襄公去世后,为他们争夺权益提供了一次机会。晋襄公死后没多久,狐射姑得知阳处父要出城办事,当夜还留宿郊外。于是狐射姑就和弟弟狐鞫居商量,趁此机会干掉阳处父,但又不能张扬。
狐鞫居拍拍胸脯说:“这件事我就能干。”于是狐鞫居只带了几个家丁追踪阳处父而去。
白天,他们到阳处父晚上留宿的地方踩好了点,然后躲了起来。当夜秋凉,狐鞫居和家丁们穿的衣服少,冷得不行。他们想等阳处父睡着后下手,可是阳处父迟迟不睡,秉烛观书。
狐鞫居等得不耐烦,生气了,他把脸抹上黑灰,扮成强盗,翻墙就进了院子。正好这时阳处父的一个仆从正要给主人上水,被跳下墙来的狐鞫居吓了一跳。狐鞫居顺手一刀,那仆从就倒了。
阳处父听见外面的声音,出来观看,狐鞫居上去就是一刀。阳处父一闪,刀刺中肩部,赶紧转身逃跑,不料却被后面接着跳下来的狐鞫居家丁按住了他。
狐鞫居冲上前去连刺数刀,杀死了阳处父。然后割下阳处父的头,包起来,又让家丁去屋中随便抢些财物,伪造了一个强盗抢劫的假现场。
阳处父被杀之事不久即沸沸扬扬,第二天,赵盾派人来查看阳处父遇难的现场。那名被狐鞫居捅了一刀的仆从居然没死,他挣扎着告诉赵盾:凶手就是狐鞫居。
赵盾听了以后面无表情,他派人给阳处父收了尸,葬于九龙山之原(一说今和顺县,一说今忻州市九原岗),然后放出话:“阳太傅是被强盗所害,不许再乱诬陷人。”
结果狐鞫居以为没事了,放心如常,不料很快就在赵盾召集的一次庙堂之会上被捕杀,狐射姑则吓得逃奔于翟国。
阳处父之死,实际上是当时晋国的一种政治失败,即是晋襄公执政方略的失败。
对阳处父的历史评价,包括所谓的“仲尼曰”及《礼记·檀弓篇》的记载,以二者之时代背景及个人立场之故,皆未能肯定阳子行事有何失公允之处。晋国的一代名贤之臣叔向(羊舌肸)忠于公室,这是为世人所共知的,但叔向“犹愿效法阳子(阳处父)”,说明叔向十分推崇阳处父,可谓推己及人。因此后人皆以为阳处父忠贞正直,堪比荀息,却未得善终。
在阳处父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瑕,属于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有个儿子名叫扬,公子扬的孙子叫公子瑕。
在楚平王芈居(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公子瑕出任令尹,被封于襄水之阳(今湖北襄阳),号称阳匄。
周敬王姬丐元年(楚平王十年,吴王僚即姬诸樊八年,公元前519年),吴国与楚国争夺江南霸主地位,出兵伐楚,当时吴军以公子光为元帅。楚平王排令尹子瑕偕司马蒍越迎战,可惜子瑕抱病出征,病逝于途中,楚军士气因此低落,行军至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部)与吴军遭遇,楚军尚未列阵即自行溃退,结果楚国大败,损兵折将,失地丢人。
在令尹子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襄阳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今河南济源),史称其为“阳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间(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周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发动了叛乱。在此期间,阳樊为避王室之乱而奔居燕国。燕惠公接纳了阳樊,将自己的别邑唐(游猎玩耍之园区,今山西冀城)赐予他,此后燕国的别唐又改称为阳邑。
后来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启动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层有才华的官吏以取代贵族诸大夫,却遭到了上层贵族们的强烈反对,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齐国避难。有意思的是:当时齐国大夫高偃率齐军接应燕惠公,并将其保护起来后,也将其安置于阳邑(今山东临沂沂水)。
燕国诸贵族拥立了新君,即燕悼公,并对要复立燕惠公的齐、晋联军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齐国承认了燕国拥立新君的现状。从此以后,燕国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就此在政治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各诸侯国,一直到秦始皇灭燕国。
阳樊在此期间又不得不转迁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后以自己原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子孙后代皆因之,成为阳氏一大族。
阳氏族人大多尊奉阳樊为得姓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鲁国大夫季孙阳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阳虎,即阳货,姬姓季孙氏,是鲁国执政上卿季平子(季孙意如)的家臣,著名的鲁国大夫。
鲁国季氏家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即季氏家族的大管家。在执政上卿季平子逝世后,阳虎专权,自己执掌鲁国政事,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后挑起了著名的“阳货之乱”。
“阳货之乱”的社会背景,就是齐国势力的介入。阳虎与公山弗扰曾在周敬王姬丐十五年(鲁定公姬宋五年,公元前505年)共谋囚禁了执政上卿季桓子(季孙期),关押在蒲圃(今山东曲阜南门外泰安一带),为此曾求见孔子征求意见,孔子拒绝与之相见。季桓子被迫与阳货订盟后方获释。
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八年(鲁定公姬宋八年,公元前502年),阳虎勾结“三桓”的一些子弟和家臣,谋刺季桓子于蒲圃,计划以季桓子之弟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孙武叔的庶兄叔孙辄代替叔孙武叔,自己则代替孟懿子。
鲁国其他三家贵族即“三桓”联合起来攻击阳虎,阳虎的军队被叔孙武叔和孟懿子联手打败,只好退守自己的邑地阳关(今山东宁阳)。相持到周敬王姬丐十九年(鲁定公姬宋九年,齐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阳货看看自己势孤,遂奔逃齐国,不料齐景公见其无用了,根本就不收留他,无奈之下,阳虎又奔往晋国,投靠了晋国的赵简子(赵鞅)。
据史籍《春秋左氏传·定公五年》中记载:“鲁阳货执季桓子。阳货欲见孔子。”在《左传·定公八年》中又记载:“鲁三家攻阳货,阳货奔阳关。是年,公山弗扰召孔子。”
在季孙阳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阳虎氏、阳货氏,后又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复姓,出自古代以阳为字的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中国历史上,有带“阳”字的复姓四十余氏,即:欧阳氏、高阳氏、靑阳氏、孙阳氏、子阳氏、周阳氏、泾阳氏、偪阳氏、梗阳氏、戏阳氏、鲑阳氏、叶阳氏、陵阳氏、鲜阳氏、栎阳氏、濮阳氏、太阳氏、两阳氏、老阳氏、安阳氏、成阳氏、南阳氏、咸阳氏、朱阳氏、索阳氏、螺阳氏、东阳氏、灌阳氏、襄阳氏、丹阳氏、风阳氏、平阳氏、凤阳氏、邵阳氏、溧阳氏、吉阳氏、阳高氏、阳信氏、昆阳氏、演阳氏等,大多是以地名形成的复姓。
到了秦、汉朝时期以后,这些复姓族人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多有称阳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阳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