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盘点:东方三大殿都是哪些
在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中,有三个被称为东方三大殿的地方:北京故宫的和谐殿堂;三大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和台山Dai庙的天坛。那么这三个大礼堂会有什么样的介绍,其特点和历史功能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和谐宫
北京故宫的至尊殿被俗称为“金lu殿”。它位于北京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眼位置。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被称为奉天堂。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吉寺。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今天。
自建造以来已被烧毁多次,并已多次重建。今天看到的是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状。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制结构殿堂。至尊殿中的“剑击隋佑”牌匾是乾隆皇帝的笔。袁世凯宣告皇帝失散后,原件被取代。当前的牌匾是副本。
历史角色
明清时期的24位皇帝在至尊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例如皇帝登基,皇帝的婚礼,皇后的建立以及皇帝的命运。此外,这里还举行了长寿,元旦和冬至这三个主要节日。恭喜,并给王子和大臣举行宴会。清初,在太和殿内还对新进士进行了宫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宝和厅举行,《传》至今仍在太和殿举行。
关于皇帝的位置,它不在最高和谐大厅内。在整个明清时期,皇帝通常会去至高和合门和钱清门。它被称为帝国之门,以聆听政治。当有更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在钱清宫召集了大臣。清末民初慈禧太后闭幕聆听政治,商朝的所在地成为滋补厅。
曲阜孔庙大成殿
曲阜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它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寺庙。也被称为至圣殿。大成殿是曲阜孔庙大殿后面的大殿。它仍然是前厅的传统形式。前院有一个杏坛,原为孔子故居的演讲厅,但后代将其改为孔庙的正殿。
历代尊敬
宋振宗的最后一年,孔庙扩建。庙宇搬迁后,在此建造了一座祭坛,四周被杏树所包围,因此被称为杏坛。
金朝在上面建了一个亭子。
在明代,它被改建为双檐横脊凉亭,逐渐成为一种现状。东方和西方各有40件,分别是过去历代著名的圣贤和儒家神。清末民初147人。
泰安Dai庙天边堂
天贶殿是Dai庙的主楼。它位于Dai庙仁安门北侧。元代称为仁安寺,明代称为顺治寺。自民国时期起,它被称为现名。 “天堂”是指天赐之物。相传北宋大中祥福元年(1008年),《天经》于6月6日降落在泰山。第二年,宋振宗在泰山建立了天柱寺,以感谢上帝。整个大厅都雕刻有横梁和彩色墙壁,镀金和粉刷墙壁,并竖起了墙壁。这是非常雄伟的。尽管经历了多个朝代,但仍保留了古老的外观。宫殿的主人崇拜东岳皇帝。北京故宫的天人厅,故宫泰和厅和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也被称为“三大中国古代宫殿”。
这三个大厅是汉族建筑的精髓。它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特征:布局以正厅(太和殿)为基础,厅堂,凉亭,露台,走廊,凉亭,大门和其他建筑物以对称的法式布置。
宫殿建筑由木制框架支撑。柱子下面有一个石柱基础。砖墙保持在北,西和东侧。它坐北朝南,并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
宫殿装饰色彩丰富,屋顶大多为金黄色,柱子,门,窗,墙等地方大多用深红色装饰,屋檐大多用蓝色,蓝色,绿色等颜色装饰,衬以白色玉石材栏杆和石材台阶的形成,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