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别名是什么?
2020-09-30 23:15:34
中国的端午节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在农历正月初五的第五天。但是,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据我们了解,端午节有20多个名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端午节的别名是什么?
端午节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金·周楚(242〜297)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节,煮角蝎。”为什么这个节日叫做端午节?事实证明,“段”表示开始和开始,“吴”表示第五天。因此,“端午”只是第五天的另一种写作方式。
端午节有很多昵称,通常为:
端阳节,端午节,端界,崇武节,崇武节,五里节,五月节,夏季节,坏太阳节,藏药节,送药节,艾节,鸢尾花节,蒲节,鸢尾花节,木兰节,巴斯兰花节,巴斯兰花节,草花节,儿童节,娃娃节,香囊节,端午节,端午节,结宗节,Z子节,宗宝节,苦瓜节,诗人节,卫生节。
最好理解以上这些昵称。例如,端阳之所以被称为端阳,是因为“五个”是阳数(单数是阳,偶数是阴),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坏日子,艾节,普节,巴斯兰花节,斗草节和儿童节之所以被称为是因为端午节在古代被认为是有毒的月亮和邪恶的日子。传统的民俗习惯要求人们上山收集药品并握住门,或将艾草,cal蒲和其他药用植物放在大厅内。喝雄黄酒,然后在兰花汤中沐浴。儿童应佩戴香囊,并用五色丝绸绳将其绑在脖子,手或脚踝上(成人绑在胳膊上)。为了抵御恶魔,为了纪念楚元诗人屈原,举行了各种活动,如端午赛,吃rice子,践踏百草丛和荡秋千。人们从节日的基本内容介绍中可以看出上述名称的由来。
您可能还喜欢:
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也称为“农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