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算命的男人什么心理(劝大家千万不要算命)
算命到底是真的还是心理作用?
多半是心里的作用
为什么么那么多人喜欢算命?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当急于想知道某事答案的时候,对方仅仅说了一点,我们便使劲点头,等到人家说一半的时候,自己已经完全佩服对方五体投地了。
去算命的年轻人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对很多人来说,“未知的结果”比“坏的结果”更可怕。比如,等待面试的结或诊断报告。未知的、不在控制中的情景使人坐立难安,只期待尽快从不确定里解脱。当然,每个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容忍度比较高,将不确定的情境看作是挑战,充满好奇心和兴趣;有些人容忍度比较低,认为不确定的情境是一种威胁。
经常求佛拜神,喜欢算命的人都是些什么心理?
相信算命的是不自信的表现,渴望完美的结果,而又不想付出太多,生怕付出太多,结果却不满意,身心受到很大打击,这样的人往往自尊心很强,也容易放弃或失败。
人为啥喜欢算命?
希望靠超自然力量帮自己的时候,往往是内心最软弱、最没底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与其求神问卜,不如先自我调整心态。自乱方寸,神鬼无助。因为喜欢,所以接触了一些玄学,自然对相面、算命之类也略有接触。而且,也许是机缘,也的确认识一些奇人、高人。不曾想,这居然也让我名声在外。前些日子去山东出差,与某县官员共进午餐,不想离开后接到这位仁兄短信,言听说我会相面,希望我能指点一二。接此短信我甚是惶恐。不经意间,我占卜相面的虚名居然传播到了外地,真乃浪得虚名了。其实我这些皮毛东西只是出于爱好,权当游戏。偶尔说中,也是巧合。所以怎敢指点人家?别指点迷津不成,反把人带到沟里,岂不罪过?可是直接回绝,说我不会,人家会以为我故作高深,或过于倨傲。所以真是左右为难。近来类似的事情还遇到几起,有熟悉的朋友也有不甚熟悉甚至不认识的人,知道我懂点阴阳之术,也都希望能指点一二。比如在我的博客上,也有几条网友此类的留言,有的希望我来指点,有的希望我能给介绍大师指点。这些留言也都让我左右为难,接招不是,不接招也不是。所以,想借此机会说几句,算是对各位提出此类需求的朋友们的一个统一答复。第一句:如果是游戏,朋友喝酒聊天,偶尔为之无妨。人性中多有好奇因子,特别是对未知的东西、神秘的东西,人性中都有探究的冲动。所以,虽然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命里若有,不算也有,命里没有,算了也没有的道理人人明了,但是真正能达到一辈子都不算命这样的高境界,古往今来恐怕还是少数。所以,你我常人,偶尔算算命、抽抽签,很正常。但是我的建议是尽量把心情放松,权且当游戏就是。太认真可能适得其反。我的一位道中朋友,在我看来就有点过了,交朋友、做生意都要看八字和不和。包括聘用员工,也要先看八字,看有没有财运。如此机械,其实未必真能帮到自己。比如他用的一个人,偏财运很旺,可是此人却并没有给公司带来财运。八字是没错,可是忽略了一条:这个社会如此复杂,光八字是很难包罗万象的。第二句:越是游戏心态,可能准确率越高,相反,越是心情紧张甚至把身家性命都压上,往往越不灵。这也是我劝大家“游戏心态”的原因。包括我认识的一些高人,我观察统计过,他们也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准确率高的,多是大家喝茶聊天时问的一些不经意的事情。或者是本人根本没有问这事,而大师主动告知的。比如某次几个朋友喝酒,某大师酒过三巡,告诉在座的一位,明年会被提拔。此人当酒话,一听而过。但恰恰是这样的不经意的预测,准确率却很高。来年,这位已经年过五十八岁的朋友果然令人难以置信地获得提拔。而相反,一旦某人为了提拔或者赚钱之类的大事专程上门来求,往往经常失准。比如同样是这位大师,今年年初为一位登门求教的朋友指点,断其春节后定会提拔。但到现在,下一个春节都快来了,此预测仍然没有应验。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还没有参透,但近年来我统计的概率的确如此。所以,在算命上也应了那句话,强扭的瓜不甜,强问的卦未必准。最后一句:希望靠超自然力量帮自己的时候,往往是内心最软弱、最没底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与其求神问卜,不如先自我调整心态。自乱方寸,神鬼无助。而且,固然事事皆有定数,但毕竟现实中的问题,最终要靠现实的手段解决,我们绝对不能指望真有超自然的力量来帮我们解决具体问题。
为什么我们都相信算命?——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