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相合相会原理
阴阳干支的相生、相克、相冲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物理变化原理,而干支的相合、相会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化学变化原理。干支的相合、相会不但丰富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而且又符合事物既有量变,又有质变的客观规律性。
干支相合、相会原理,反映了人体内化学变化的具体内容之“象”,是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依据。古代的四柱命理学家就是利用阴阳干支的生、克、冲、合、会(简称生克制化)之量变和质变规律,来分析和诊断人体的疾病,历经数千年的实践证论,其原理是科学的。
一 天干五合
天干五合,因十个天干有五个相合的组合,故称五合,表示相合天干之间的质变情况。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故四柱命理学天干五合原理,亦来源于《黄帝内经》的指导。
天干五合是: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天干五合,都是天干相克的关系,天干合化与否,是由条件来决定的,不是二者相见就合化。天干化合的条件是:
甲己合化土。必须是在辰、巳、午、未、戌、丑六个月令地支时间内,才是甲己合化土。即:甲木的性质不复存在而变成了土的物质,当然己土还是土,表示土的力量增加,木的力量没有了。若四柱命理喜甲木而被己土合化,则人体胆经或头部有疾;若忌甲木,则己土来合化甲木代表人体健康的信息。
甲己合化土若不是在上述六个月令中,仍为相克的关系。
乙庚合化金。必须是在辰、申、酉、戌、丑五个月令中,才是乙庚合化金。表示乙木的性质不复存在,金力加大。若四柱命理喜金,则人体健康;若忌金,则乙庚合化金,主人体肝经有疾。
丙辛合化水。必须是在申、酉、亥、子、丑五个月令中,才是丙辛合化水。表示丙火、辛金的性质都不复存在,水的力量增加。若四柱命理喜火喜金,则双双合化主人体小肠经、肺经有疾;若忌火金,则又是人体健康的信息。
丁壬合化木。必须是在寅、卯、辰、亥、子、丑六个月令中,才是丁壬合化木。表示丁火、壬水的性质不复存在,木的力量加大。若四柱命理喜木,则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若是忌木,则人体心经、膀胱经有疾。
戊癸合化火。必须是在寅、卯、辰、巳、午、未六个月令中,才是戊癸合化火。表示戊土、癸水的性质都不复存在,而火的力量加旺。若四柱命理喜火,则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若是忌火,则人体胃经、肾经有病。
注意:
1.天干五合,在没有规定的月令中,仍然是相克的关系,又可称为“合而不化”的关系,但在大运、流年干支的参 与下,随流月地支的变化而变化。即:可以使原来的合化关系变衰、变旺;又可以使合而不化的关系变为合化的关系(大运、流年、流月参看第三章的专论)。
2.天干五行的喜与忌,都要根据四柱命理中所有干支对日主(参看第三章论日主)的平衡关系而定。
3.地支六合、三合局、三会局对人体病理变化原理与天干五合之原理一样,故以下论述不重复。
二 地支六合
地支六合,是指在十二个地支中共有六对相合的组合,故称六合,是表示相合的地支五行之间的质变关系。
地支六合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戍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在夏季中,午未合化火;在辰、戍、丑月中,午未合化土)。
地支六合的条件与天干五合一样。
三 地支三合局
地支三合局,是表地支五行三者之间的质变关系。地支三合局没有任何条件,见三个地支全者,即为化合成功。但化合成功后的新五行的力量大小,要以月令地支的五行来衡量其旺衰标准,但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三合局的力量大于天干五合和地支六合。
地支三合局的情况是:
寅午戌合化火局。
亥卯未合化木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
巳酉丑合化金局。
地支三合局的结果是:合化之五行为日主之喜则吉;合化之五行为日主之忌则不吉。
地支三合局之论,亦来自于《黄帝内经》的指导而形成的。如《素问 ·六微旨大论篇》说:“寅午戍岁气会同,亥卯未岁气会同,申子辰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
注意:地支三合局,有些四柱中没有,但由于大运、流年、流月的加入之后,或方位地支的补起之时,只要见有三个相合的地支,就为三合局成功。
四 地支三会局
地支三会局,是指地支五行三者之会,既有量变,又有质变的情况。地支三会局的条件也是见者就会局,亦是只有所会成新五行的旺衰程度之区别,其喜忌与注意事项与三合局一样,但在力量上比较,三会局之力大于三合局的力量,因为三会局是会成一方之气。
地支三会局的情况是:
寅卯辰会成东方木局。
巳午未会成南方火局。
申酉戍会成西方金局。
亥子丑会成北方水局。
以寅卯会东方木局为例:寅卯本身为木,二者结合在一起,则木力大增,故为量变;辰为土,与寅卯会集在一起,则辰土变化为木,故为质变。所以说三会局既有量变,又有质变。
另外,地支还有半合局、地支相刑、地支相害等论,因不太合理,故在此不作介绍,希读者在参考其它四柱命理学著作时,认真研究和实践,善用则用,不用亦可。
总之,只要把握了干支五行的生、克、冲、合、会的原则和原理,就足以应付任何“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