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端午节龙舟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接下来就来看看,韶关端午节龙舟习俗。
韶关端午节龙舟习俗
祭龙首
每年五月初一就是龙舟下水的日子。一大早,人们就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焚香,以祈求取得好成绩,更愿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每条龙舟都要经过这样的祭祀仪式后,把龙首安到龙舟上,才算龙舟正式下水。
龙舟点睛
一点天庭,吉星高照,鸿运当头;二点鼻子,和谐幸福,万家平安;三点口利,笑口常开,大吉大利;四点龙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点眼睛,愿龙舟为我们带来健康、吉祥、如意。
韶城赛龙舟的传说
龙三太子献身龙舟赛
在遥远的古老年代,韶城白芒坳(位于北江河8公里处)岸边有个大村庄,庄上组建一支龙舟队,每年都参加县城在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的龙舟赛,连续三年在竞赛中都吃“猪尾巴”(意思是落在最后面)。这年,眼看又快到端午节。白芒坳村的族长独自徘徊在江边,正在犹豫不决参不参加龙舟赛的时候,天空传来洪钟般的鼓励声:“你们的龙舟在今年的竞赛中可吃到‘猪头’(意思可夺取第一名)啊!”族长抬头望去,只见一条白龙对他点了三下头后驾着云团朝南飞走了。
族长在蛟龙的鼓励下决定参加龙舟赛。原来,白龙是南海龙王的三太子。龙三太子在白芒坳村龙舟队出发时,把身体缩小、隐形,偷偷地躲藏在龙舟的舱底,等到进行竞赛时施展神功,协助白芒坳村的龙舟队荣获“头名”的桂冠,得到一头烧猪、三埕烧酒的奖赏。白芒坳村的龙舟队欢天喜地地返回村里,却忘记烧猪、烧酒要先送回祠堂祭祖,个个按耐不住地吃烧猪、喝烧酒。然而,龙三太子在施展神功时不慎创伤“五脏”,加上烧酒浓烈气味的刺激,呼吸愈加困难。当龙舟走到六公里“官滩”河道地段时,龙三太子气绝身亡。龙三太子死后恢复原本龙躯的重量,把龙舟压得缓缓下沉,喝得醉醺醺的龙舟队员见状,纷纷跳水游离上岸。龙舟沉没片刻,河面波涛翻滚,巨浪汹涌,随着浮现出一座比龙舟大百倍的沙洲。后来,人们称呼那沙洲为“龙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