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是如何建成的 羌族碉楼的发展历史
羌族
是我国传统的特色民族,主要生活在四川地区,羌族的建筑非常的有特色,羌族的碉楼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关于羌族的碉楼是如何建成的,羌族碉楼具体都有哪些作用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羌族的地区山非常的高,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便利,羌族的索桥是在一千四百年的时候才建立的,建立的时间是非常的久远的。羌族建立碉楼则是更加的难,很多的石材都是非常艰难的搬上去的。
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芜人的血汗和智慧。淳厚的古遗风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
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
碉楼的建筑是非常的稳固的,已经经历上百年都没有损坏,羌族的碉楼也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特色,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现今羌族一些保存比较好的碉楼,当地的族人们也会用来储备粮食。
小结:碉楼是在当时的时候建立是十分的艰难的,特别是石材以及木板的运送,且碉楼的高度都非常的高。羌族碉楼最开始建立是为了对抗外敌,但是用这个碉楼来储备粮食,以及来攻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