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历六月的节气,有哪些习俗?
2023-10-18 10:21:18
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少的习俗,而且由于地区的不同,每一个节气的习俗往往都会带有当地的特色,2021年农历六月的节气,有哪些习俗? 农历六月到了也就意味着快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老神婆整理了的黄历相关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时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秋天来了。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
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2、立秋的习俗
称水
古时候,老百姓会在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是汉族旧时的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这个“渣”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而且民间还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2021年农历六月的节气?
2021年农历六月是从公历2021年7月13日-8月10日,而根据黄历查询可知,这个月份中包含着大暑(7月23日)和立秋(8月10日)两个节气。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时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秋天来了。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
农历六月的习俗有哪些?
1、大暑的习俗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2、立秋的习俗
称水
古时候,老百姓会在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是汉族旧时的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这个“渣”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而且民间还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