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会重视小寒节气?为什么小寒比大寒冷?
2023-10-10 05:22:01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小寒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习俗活动。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重视小寒节气?为什么小寒比大寒冷?农历十二月别称有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跟老神婆一起了解更多关于2019年农历十二月相关内容。
古人为什么会重视小寒节气?
在冬季六个节气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节气,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冷人马安”等说法。古人认为,如果小寒物候反常即非好兆。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解》称:“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雉不始雊,国大水。”小寒与大寒一样,在节气到来当天,喜阴不喜晴,要冷不要暖。农谚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干裂”、“小寒大寒不冷,小暑大暑不热”。这两句谚语,在阐明“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对应关系后,也点出了冬夏两者之间在气候上的联系,即冬天雨雪少,明年夏天雨水少,往往有旱灾,即所谓“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如果冬天不冷,那明年夏天就不会太热,害虫多,农作物成熟度低,往往歉收。相反,第二年年景会不错,“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
小寒为什么会比大寒冷?
小寒属十二月节气,一般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到来,小寒之前的一个节气是冬至,期间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但土壤深层还有一些热量可以向上散发,所以冬至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进入小寒时节,土壤深层的热量散失到了最底点,尽管白天稍长,太阳的光、热略有增加,但实际这是最入不敷出的时期,于是小寒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从冬至开始起的计算寒天的“九九”,“三九”是最冷的时段,也总在落在小寒节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