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冬至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023-10-03 08:31:16
冬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冬至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跟老神婆一起了解冬至相关内容!晴雪在檐,寒梅始花,新月媚之,这是农历十一月到来了,2020农历十一月都有着什么节日呢?到华易算命网一起看看吧!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2)贺冬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3)祈福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4)吃饺子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回到南阳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5)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6)赠鞋帽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古时手工刺绣,送给女子的,鞋子刺绣多为花鸟,帽子多做成凤形;送给男子的,鞋子刺绣多是猛兽,帽子也多做虎行。
(7)藏冬冰
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保鲜,又可入药。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人们用铁钎自河中凿冰,宽一尺多,长二尺多,称为一方。在冬至这天将冰藏窖中,封闭严实,同时藏入各种鲜果,春后取出,在市上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
南方沿海居民,也习惯在冬至后修缮冰窖,储藏冰块,以便第二年打鱼期间为鱼保鲜。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地球沿着一个近似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这个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就是“黄道面”,黄道面向外延伸与天球的交线就是“黄道”。古人由于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根据视觉感觉认为是太阳沿着黄道绕地球运转,因此设定太阳从黄经(黄道经度)零度起(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将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太阳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春季的节气有立春(315度)、雨水(330度)、惊蛰(345度)、春分(0度、360度)、清明(15度)和谷雨(30度),夏季的节气有立夏(45度)、小满(60度)、芒种(75度)、夏至(90度)、小暑(105度)和大暑(120度),秋季的节气有立秋(135度)、处暑(150度)、白露(165度)、秋分(180度)、寒露(195度)和霜降(210度)。冬季的节气有立冬(225度)、小雪(240度)、大雪(255度)、冬至(270度)、小寒(285度)和大寒(300度)。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的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 1~2天。
二、现代计算方法
冬至日期(东八区)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不同的人生阶段,运势截然不同的,提早了解运势运程,以便趋吉避凶,化险为夷。
点击下方的【精品测算】,及早了解最新的吉凶祸福!
冬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1)祭祀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2)贺冬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3)祈福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4)吃饺子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回到南阳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5)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6)赠鞋帽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古时手工刺绣,送给女子的,鞋子刺绣多为花鸟,帽子多做成凤形;送给男子的,鞋子刺绣多是猛兽,帽子也多做虎行。
(7)藏冬冰
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保鲜,又可入药。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人们用铁钎自河中凿冰,宽一尺多,长二尺多,称为一方。在冬至这天将冰藏窖中,封闭严实,同时藏入各种鲜果,春后取出,在市上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
南方沿海居民,也习惯在冬至后修缮冰窖,储藏冰块,以便第二年打鱼期间为鱼保鲜。
冬至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一、古代计算方法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地球沿着一个近似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这个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就是“黄道面”,黄道面向外延伸与天球的交线就是“黄道”。古人由于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根据视觉感觉认为是太阳沿着黄道绕地球运转,因此设定太阳从黄经(黄道经度)零度起(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将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太阳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春季的节气有立春(315度)、雨水(330度)、惊蛰(345度)、春分(0度、360度)、清明(15度)和谷雨(30度),夏季的节气有立夏(45度)、小满(60度)、芒种(75度)、夏至(90度)、小暑(105度)和大暑(120度),秋季的节气有立秋(135度)、处暑(150度)、白露(165度)、秋分(180度)、寒露(195度)和霜降(210度)。冬季的节气有立冬(225度)、小雪(240度)、大雪(255度)、冬至(270度)、小寒(285度)和大寒(300度)。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的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 1~2天。
二、现代计算方法
冬至日期(东八区)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不同的人生阶段,运势截然不同的,提早了解运势运程,以便趋吉避凶,化险为夷。
点击下方的【精品测算】,及早了解最新的吉凶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