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说课,七年级血液和血型评课记录
七年级血液和血型评课记录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参考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血量和输血 (1)人体血液的含量。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人约有血液3 750毫升。
(2)血量稳定的意义。体内血液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3)失血对身体的影响。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一次失血超过800~1 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等症状。一次失血超过30%(约1 200~1 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
【例1】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多少会危及生命?( ) A.5% B.10% C.20% D.30% 解析:A *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即不超过400~5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B C * 一次失血若超过20%,即超过800~1 000 毫升,各种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而一次失血超过30%(约1 200~1 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
D √ 答案:D2.血型 (1)血型的发现。ABO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医生兰德斯坦纳发现的。
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进行研究。他把他们的血液交叉混合后,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遇到某个人的血浆时,红细胞会凝集,而遇到另外一些人的血浆却不会。
经过他的分析和研究,终于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2)血型的分类和发现血型的意义。
人类最基本的血型ABO血型有四种,分别是A型、B型、O型和AB型。血型的发现为临床抢救失血过多的患者提供了可能。
ABO血型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在发现ABO血型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数十种血型系统。
血型不仅与医学、生物化学有关,而且和人们的思维、性格、气质、行为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例2】下列哪种血型不属于ABO血型?( ) A.AB型 B.A型 C.O型 D.Rh阴性血型 解析:A * ABO血型可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类型。
所以,选项A、B、C都是符合题意的。B * C * D √ Rh阴性血型的划分不属于ABO血型的分类。
答案:D3.安全输血 (1)输血的意义。输血就是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的体内。
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2)输血原则。
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即A型血人缺血时应输入A型血。
AB型血的人应输入AB型血。输血时如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
(3) 成分输血 若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例3】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引起中毒死亡 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 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解析:A *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凝集成团的红细胞会阻塞血管,影响血液循环,既而危及人的生命。
B √ C * D * 答案:B4.无偿献血 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可以挽救失血病人的生命。
“有人认为献血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对吗?不能这样说!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生命期约为120天,白细胞通常为7~14天,血小板为 7~9天,即使不献血人体内的血细胞也会衰老死亡。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6%左右,而且献血后能刺激人体内的造血功能,加强造血能力,同时加速了血液成分的更新。
【例4】(湖北咸宁)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解析: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20 0~300毫升的血。答案:B5.检验血型的方法 (1)准备A型和B型标准血清,四根洁净的细玻璃棒和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在玻璃棒上分别标号为1、2、3、4,在载玻片上分别标号为1、2。
(2)用1号玻璃棒取一滴A型标准血清,放在1号载玻片上;用2号玻璃棒取一滴B型标准血清,放在2号载玻片上。(3)将采血器消毒后,从耳垂处吸取一滴血,放在盛有1 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里,进行稀释。
用消过毒的3号玻璃棒取一滴小试管里稀释的血,放在1号载玻片的血清里,用消过毒的4号玻璃棒取一滴小试管里稀释的血,放在2号载玻片的血清里。1号 和2号两片载玻片上的血与血清混合。
(4)用低倍显微镜分别检验1号、2号载玻片,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的血型是O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2号载玻片上的B型血清内,则受检者的血型为A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1号载玻片上的A型血清中,则受检者的血型是B型。
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发生了凝集现象,则受检者的血型是AB型。【例5】高峰、杜鹃、张成、姚远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血型概念血型的概念最初是指存在于红细胞上不同的特异性同种抗原我
广义的血型概念是根据血液中各种成分所含有的血型抗原的不同而定的。
狭义的血型概念是根据红细胞上所含有的抗原种类而定的,例如红细胞上含A抗原的血,属于A型血。由于发现的血型种类很多,因此把在遗传上相互有关的几种血型归成一个血型系统。
例如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
早在1990年,有人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表1): 表1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无 O型 无 抗A、抗B 输血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
因为献血者的血浆中虽然可能含有与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但是这些对抗性的凝集素进入受血者的循环系统以后,可以为受血者的血浆所稀释,而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按照这个道理就可以推断出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表2): 表2 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献血者红细胞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 (含凝集原) O型(抗A、抗B) A型(抗B) B型(抗A) AB型(无) O型(无) - - - - A型(A) + - + - B型(B) + + - - AB型(A、B) + + + -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从上表看来,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的血液则可以输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人类的血型系统种类较多,为了慎重起见,即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也应该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还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只有在两种血型配合都没有凝集反应,才是配血相合,而可以进行输血。
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为什么只有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呢?因为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
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输血方式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临床上输血一般采用静脉注射。
输血时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例如,给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最好输入血浆,因为这种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入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黏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
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好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因为这种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强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进止血。
上述只给患者输入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式,叫做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而且因为不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所以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基于上述原理,近年来输全血的患者逐渐减少,输所需要血液成分的患者逐渐增多。 。
初一生物的一些问题,急
1.血液凝固是一系列生物化学的结果,其最后阶段是血浆中的一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参与凝血反应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蛋白质类,但也有小分子物质,如钙离子(Ga2+)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
2.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
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
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
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
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
AB型可以接受所有的血型。如果是大剂量输血,必须血型相配。
3.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运动可引起血浆容量的明显增加.这是机体对训练的一种适应反应.可增加以及的每搏量和最大排血量.同时运动训练也伴随有血红蛋白增加的程度较小.因而表现出相对的血液稀释状态即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测试的结果显示贫血.但又有人认为血浆容量增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对下降.不是真正的贫血.他们指出虽然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但总血量仍是增加.总血红蛋白量也增加.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心输出量来代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相对下降.以保证组织的供血.供氧.
4.可能会感染。
5.气虚
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6.呼吸(排除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和尿素)
排尿(排除水,无机盐,尿素)
排汉(排除水,无机盐,尿素)
7.不是,T淋巴,B淋巴的区别。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
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 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 43、达尔文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
他认为,人类和现代 类人猿 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
『文章来自,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