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和宫殿讲究的风水一样吗
从夏商开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建豪华、奢靡的宫室,死后还须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继续享受世间的富貴荣华。当时,各个帝王陵墓多按照家族的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大致集中在相邻的某一地区。在各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还划分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广阔,周长少则十数里,多则百余里,甚至数百里。各个朝代陵区的各种建筑物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皇权至上以及皇家的显赫气势可以从陵园的分布、建筑格局上异常深刻地表现出来。那么这些布局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呢?陵区的设置,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成果可知,最迅在盘庚迁殷之后即已出现,且一直延续至清代。陵区一般多选建在离王朝自身都城不远的环境优美的地方。初期的陵园,有的利用天然沟崖作屏障,多数则在陵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筑围墙,或修造栅栏似的建筑。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墓外,当时的附届建筑很少,甚至没有。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时间,附属的陵寝类建筑才由少至多,与陵墓本身一起组成陵园。
到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秦汉以后,历代陵园、陵区的布局。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结构、功能,陵墓的构筑形式,陪葬品的种类、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袭、继承传统的表现,又有发展变化的特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陵寝则不同程度地保留或揉合了本民族的葬俗。
陵园中空前绝后的宏伟作品当属秦始皇陵。这个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又吸收了关外六国陵寝建制的一些作法,规模超过了当时已往的各种陵寝的建制,设施更趋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官殿的规划布局,充分体现了统一以后的中史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神圣威严。陵园周围有内外两重墙垣、内垣周长二点五公里,外垣周长六点三公里。外城墙垣四角设警卫用的角楼。根据当时以西为上的惯例,同时为了显示秦国雄踞西方,横扫东方关外六国,统一四海的威风,整个陵园坐西朝东。陵园内有庞大的寝殿、便殿、陪葬坑等,陵园以东有陪葬墓区和兵马俑坑。仅秦始皇陵园东侧的兵马俑坑即被国外称为又一个世界奇迹。其中,八千余个排列在陪葬坑中的陶制等身兵马俑,诃谓一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缩影。
像秦代陵园仿照咸阳都城一样,西汉陵园亦仿京城长安而建。陵园作方形,只有一重城,陵墓居陵园中央。诸陵方向都坐西朝东。在四面门阙中,东门和北门较宽大,和长安城宫廷门阙的建制一样。陪葬墓区也在陵慕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寝殿建在陵园内。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仿照生前宫室位置,帝陵在西,后陵在东。
陵寝殿堂等建筑皆按制建于陵园围墙内外附近。至景帝时,在文帝箱陵旁边建庙,此后,陵制制度中的寝、庙皆建于陵园之内而一直延续至西汉末。
东汉时期,陵园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明帝开始,陵园四周不设垣墙,代之以“行马”,即设置木制警戒设施。陵寝改为坐北朝南,和洛阳宫城方向一致。在废除陵旁立庙制度的同时,在陵墓前加建“石殿”,专供定期朝拜和祭祀大典之用,以加强墓祭功能.突出朝拜祭祀礼仪。另外,还在陵园或寝殿前加设神道石刻。这对唐、宋以后献殿、上宫、神道等的设置影响很大。尤其是神道上的石刻雕塑群,后来的设计者们有意把石刻、石雕尺度放大。进行艺术与心理上的夸张,当谒陵人在御道两侧庞大的雕刻群俯视下行进时,自然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地位的低下,使得整个陵园或陵区具有神圣、庄严与崇高的气势,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使人从中感受到皇帝的威严与高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限于国家的分裂割据与经济财力、物力的弱小,多数帝王不得不多把精力放在対权力的稳固与辖区的扩大上,被迫放弃了秦汉以来建筑豪华陵寝和厚葬的制度。北方政权的许多君主,由于担忧墓葬遭到盗掘,故或者采用本族葬俗,有些采用“潜埋”或隐墓的方式,不起坟丘,同时废除了陵寝的大规模建造,包括兴起于东汉的上陵礼仪。直至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汉化”政策,才开始恢复了汉代的陵寝制度。从此,高大的坟丘,庞大的陵园包括石刻、石阙等又重新修建。东晋、南朝帝陵多因山为体,方向依山川形势而定,无俗成之规。厅堂的建筑与上陵礼仪亦多继承或恢复汉制。陵前的神道设置逐渐延长,两侧石刻日趋増多。
唐代是强大统一的王朝,皇帝陵寝不仅规模超过前代,而且布局、规划更为整齐、周密。从乾陵开始,陵园的平面布局全部模仿长安城的建制设计。陵园坐北朝南.四周筑以围墙,两面各辟一门。门的名称也如长安都城之制。陵园由南向北,进入南门朱雀门,陵园西南角为寝宫,正中墓前方为献殿,陵墓后面一段距离即北面围墙正中的北门即玄武门。陵园南门围墙以南,依次排列着三对土阙与幽长的神道。谒陵时即经土阙,土阙后沿神道两旁排列有许多石人、石马、石象或其他石雕动物等,走完神道,即是陵园南门。在土阙或神道以前、或其两侧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陪葬墓。陪葬者多为皇子、公主、大臣、将相、妃嫔等。少数亲信大臣或宠妃也有陪葬于陵园之中的。整个布局效法都城长安,以南门为正门,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体现了南面而立,北面而朝的设计思想。同时,以皇陵为中心,突出了皇帝的居高临下及其在朝中的主导地位。唐代的这种陵园布局对后代皇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北宋陵园承唐制而稍有变化。把寝宫,即下宫从陵墓的前面西南部移到了陵墓的西北部。同时,由于北宋的陵园离都城开封较远,相对来说,其建陵时间又短,因此,陵园的规模与寝殿建筑等较之唐代稍逊一筹。南宋皇帝死后,为了不忘先帝与旧仇,以便日后妇葬中原,因而只建临时性的陵墓,规模较小,建筑简单,既不设置陵台,又不陈列石刻群。陵墓前面所建的上宫和下宫,同样建筑、分布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
元朝的葬俗较为特别,元代帝王也沿用蒙古族的“潜埋”
习惯,隐墓不起坟,葬后让马群把地而踏平以不显痕迹,无陵号,更谈不上建筑陵园。
明清陵园的建筑、布局基本上沿用唐、宋的旧制,但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革。其中主要是受都城北京宫殿建筑格局的影响,废除了原有的寝殿与寝宫分离的格局,把各类重点建筑集结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陵园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其他附属建筑在陵园范围内呈东、西对称分布排列。明、清两代皇帝陵园的整个分布格局都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模式,尤其是运用轴线方式来组织陵园中的空间建筑布局,最前面多运用掘起的两座小山作为整个陵区或主要陵园的入口,然后进入石牌坊,牌坊的中轴线正对着遥远的陵园山豚宅峰,其间依次布置长长的神道,且随着地势的升高,经陵园正门,第一二个庭院,进入主体建筑寝殿,然后进入第三个庭院,经方城,到达明楼和宝城、宝顶。这条中轴线少则数公里,多则十多公里,甚至达数十公里,其主体建筑都设置排列在这条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多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対称排列,使各类建筑都由中轴线连接成一体,贯穿南北,一气呵成;同时使它们显得井然有序,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宏伟庄严,使人们从中体验到皇室的威风与气派。
上文为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