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座作家:司汤达
2023-09-04 14:46:55
水瓶座作家:司汤达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不到六十年,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著作为《红与黑》(1830年)、《巴马修道院》(1839年)。
姓名: 司汤达
外文名: Stendhal
别名: 亨利·贝尔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格勒诺布尔市
出生日期: 1783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 1842年3月23日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文学
创作历程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
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为《意大利绘画史》。
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
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
1828—1829年写就《罗马漫步》(Promenades dans Rome)
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
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7年动笔,1829年脱稿(本书即将面世之际,适逢七月事变,国人无暇他顾,形式发展不利于书报之刊行。然本书脱稿于1827年当无疑义---原编者注)。
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
1833年,司汤达再次来到意大利后,在一个朋友家的藏书室里,发现了一批“古代的手稿”。这些手稿真实地记录了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的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
司汤达在阅读之后,大感兴趣,认为它们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意大利历史的有益补充”;它们描绘了“孕育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一代天才的风土人情”,便花重金购得抄录权,请人仔细抄录了某些篇章,保留在身边,反复阅读,并以部分翻译加部分创作的手法,将这些手稿改写成短篇小说。
他在世时,选出《艾蕾》、《维多利娅·阿柯朗波尼》(或译作《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桑西一家》三篇结集出版。在他去世十二年后,他表弟整理了据此改写的短篇小说,并加上描写意大利人爱情故事的《瓦妮娜·瓦尼尼》,结成一集,取名为《意大利轶事》出版。
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一段话:活过、爱过、写过。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不到六十年,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著作为《红与黑》(1830年)、《巴马修道院》(1839年)。
姓名: 司汤达
外文名: Stendhal
别名: 亨利·贝尔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格勒诺布尔市
出生日期: 1783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 1842年3月23日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文学
创作历程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
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为《意大利绘画史》。
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
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
1828—1829年写就《罗马漫步》(Promenades dans Rome)
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
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7年动笔,1829年脱稿(本书即将面世之际,适逢七月事变,国人无暇他顾,形式发展不利于书报之刊行。然本书脱稿于1827年当无疑义---原编者注)。
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
1833年,司汤达再次来到意大利后,在一个朋友家的藏书室里,发现了一批“古代的手稿”。这些手稿真实地记录了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的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
司汤达在阅读之后,大感兴趣,认为它们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意大利历史的有益补充”;它们描绘了“孕育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一代天才的风土人情”,便花重金购得抄录权,请人仔细抄录了某些篇章,保留在身边,反复阅读,并以部分翻译加部分创作的手法,将这些手稿改写成短篇小说。
他在世时,选出《艾蕾》、《维多利娅·阿柯朗波尼》(或译作《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桑西一家》三篇结集出版。在他去世十二年后,他表弟整理了据此改写的短篇小说,并加上描写意大利人爱情故事的《瓦妮娜·瓦尼尼》,结成一集,取名为《意大利轶事》出版。
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一段话:活过、爱过、写过。
此文为文章,请勿转载到任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