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有什么风俗?大暑节气有哪些说法?
大暑有什么风俗?
在大暑是要贴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
在大暑是要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喝伏茶要因人而异。”各人的身体底子不同,一些体质偏“寒”、胃口不好、饭后腹胀、大便溏薄的市民最好不要随便喝伏茶。
在大暑是要晒伏姜
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在大暑是要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
大暑节气也是彝族的星回节
在每年农历6月24日左右大暑节气时正好是彝族同胞们的星回节,在这一天,当地的人们都要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热闹无比。
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由男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大暑节气有哪些说法?
大暑,顾名思义,大有极的意思,大暑就是指极热的天气。为您解析: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有三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分别指的意思就是: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此时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当然了,在我们的大暑节气也有自己的花卉代表,大暑节气的代表花则就是紫薇花和莲花,在我们的唐代名诗人王昌龄就有为莲花赋诗一首《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真美,即使没有看到画面都可以想象到那美的意境。
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好的运气,想知道自己的命运怎么样吗?那就点击下方的精品测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