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常住外婆家有风水讲究
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区,都流传这样一句俗语“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饱了就走”。
有人不理解,认为这话说的不合适,不合常理。因为“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若对你的狗狗不离不弃,它必然会对你生死相依,,绝不可能吃饱了就走。
事实上,如果这么理解,那就误会了这种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狗对主人太过忠心耿耿,所以,无论外人对它再好,才都将注定徒劳无功。它不可能背叛主人。
按照我国的文化传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和妈妈一样都是属于爸爸(爷爷)家族里的一员,而不属于姥爷家族。所以,从姥姥家的角度上看,外甥就是一条“别人家的狗”。
旧时,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姥姥家的人对于他的照顾要比奶奶家的人对他照顾多。但是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还是和爷爷奶奶家族里的人更亲近。
这就是这句俗语的真实意思。
那么,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源于春节期间的一个民俗。
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里,有初二到姥姥家拜年的规矩。
旧时,春节时天冷、大家普遍起床晚,再加上交通不方便,等到夫妻二人吃过早饭、收拾停当、带着孩子到姥姥家时,姥姥往往都把午饭准备得差不多了。
等到夫妻带着孩子,给姥姥家的各位亲戚邻舍都拜完年后,午饭就开始了。
这顿午饭,常常都会非常丰盛。大家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时间不知不觉间、就会拖得较长,往往是一两点钟开始,三四点钟才结束。
旧时的路不好走,春节时天黑得也快,所以,吃完饭也就常常顾不上帮姥姥家打扫“战场”、收拾残羹剩菜,就得抓紧赶路回去了。不然,天黑之前就可能回不到家。
从姥姥家的角度上看,大年初二这天,外甥就是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吃了顿饭就走了。
这顿饭,可都是姥姥家精心准备的,小外甥肯定都会吃得肚子饱饱的。不仅如此,小外甥回去时,腰包也会被姥姥家的各位长辈给的红包塞得鼓鼓的。
之所以将外甥称为“姥姥家的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正月初二这天,民间传说是女娲造出来狗的日子,也就是狗的生日。
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饱了就走”的说法。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