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五大禁忌大盘点,九月九如何趋吉避凶?
重阳节的含义: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因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五大禁忌大盘点:
1.忌送菊花
虽然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可别以为重阳节就应该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辈心中是祭花,是赠给死者表达哀悼的鲜花。若送一束菊花给老人,很可能让老人家很生气,误解你送花的意思。小编建议大家可以送一些寓意吉祥的鲜花,比如剑兰,有长寿、康宁、福禄之意,送老人再适合不过。还可以送表示感恩的鲜花,比如康乃馨,表达感恩爱戴之情。另外,友情提示大家:对于花的颜色,最好不要送绿色、白色和蓝色的哦,老一辈最喜欢的红色为首选。粉嫩嫩的颜色也是可以的哦!
2.不能说节日快乐
九九重阳,九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又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重阳节的设立是为了趋吉避凶而存在的,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一系列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为恰当。易经讲究阴阳的平衡,所以人们庆祝重阳节的到来表明的是人们祈盼平安吉利的美好愿望。
3..忌行房事
少数地区有“重阳节忌同床”之说,他们认为九九重阳,重九是阳数的极限,过后便是阴数。在这一天夫妻行房会使阴阳不调,容易引出其他祸患,不利后代繁衍生息。
4.忌煮饭
少部分地区流传着“重阳忌煮饭”,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是警醒着大家要尊重老人,主动帮助老人,强调突出我们的孝道文化。不能煮饭其则是为了不想让为人父母者在这天操劳下厨,实则彰显的是老一辈人的用心良苦,所以大家不必太过在意,对流传的民俗保有一颗尊重之心即可,并非一定要坚守习俗。
5.女儿出嫁未满三年者忌讳回娘家
部分地区也存在着“女儿出嫁未满三年者忌讳回娘家”的风俗习惯。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的说法。当然这只是少部分地区的说法,如果自己所在地区并没有这种说法的,为女儿者在这天回家看望父母,孝顺父母也是正映衬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宗旨。
九月九如何趋吉避凶?
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为了在全社会倡导和发扬“敬老、爱老、助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政府在1989年开始,把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因为两个九重叠,取意天长地久,长长久久,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将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内涵。
1.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他的都属于附加活动。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九月初九之毒之凶,必须登高才能破解。
2.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成为重阳的节俗之一。
3.吃重阳糕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们明白地表示着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重阳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
4.吃牛肉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