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暑有何禁忌?大暑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2023-06-23 10:52:50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炎炎夏日,农历六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伴随着夏日的微风和万里无云的晴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大暑节气的内容吧!农历六月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天气最变化无常的一个月,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可能就是倾盆大雨,当然关于农历六月可不仅仅止于此,想知道关于更多农历六月的资讯黄历来老神婆查看。
俗谚说道:"大暑无汗,收成减半。”又有‘‘大暑无雨,谷里没米”的说法,即大暑不下雨,稻子在生长期就不能很好地生长,秋后的稻谷就会干瘪,因此,农民们就希望大暑日下雨。
大暑节气饮食养生大暑时节,天气炎热而潮湿,人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暑、湿等邪气的侵扰。在此时节,饮食养生宜清补,以补充炎热天气造成的津液湿气。再有,这个时节由脾所主,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特点,宜多食用些防暑、除湿气、健脾的食物。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
2.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3.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
4.防上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2018年大暑有何禁忌?
在民间,大暑曰忌讳天气不热,否则庄稼就会歉收。俗谚说道:"大暑无汗,收成减半。”又有‘‘大暑无雨,谷里没米”的说法,即大暑不下雨,稻子在生长期就不能很好地生长,秋后的稻谷就会干瘪,因此,农民们就希望大暑日下雨。
大暑节气饮食养生大暑时节,天气炎热而潮湿,人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暑、湿等邪气的侵扰。在此时节,饮食养生宜清补,以补充炎热天气造成的津液湿气。再有,这个时节由脾所主,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特点,宜多食用些防暑、除湿气、健脾的食物。
大暑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1.防伤湿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
2.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3.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
4.防上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