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慈利县抬毛菩萨习俗
慈利的抬毛菩萨会历史悠久,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朝洪武年间达到鼎盛。原本是纪念平蛮英雄的民间自发活动,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我县独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每年三月初一的抬毛菩萨民俗活动,是对平蛮英雄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慈利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现已成为我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永久传承下去。
这一活动由十二尊菩萨神像组成,分别供于七座寺庙。十二尊菩萨分别为:观音阁的毛菩萨、杨菩萨、刘判官、田判官,准堤庵的赵舍人,茶庵的张舍人,上青山的杨神人,下青山的毛神人,秀峰寺的恭王、娘娘,珍珠庙的罗将军、侯太保。
2008年,慈利县抬毛菩萨被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
风俗起源:
古时候慈利民风淳朴,永世荣昌。后来不幸出了一个匪首,自称麻王,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慈利人民坠入了痛苦的深渊。
康王受朝廷之命,率官军来慈利平蛮。但是麻王抢占了险要之地,三年都没能攻克其营寨。后来康王手下的毛先锋、杨先锋,主动请缨巧布野蜂阵,官军随后掩杀,终于攻破麻王城,击杀了匪首麻王,平定了叛乱,从此慈利太平。
但平定麻王叛乱一战实为恶战,官军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弃尸遍野,玉石俱焚。毛杨先锋率领的全体官兵,在此一战中全部为国捐躯。
慈利人民悲痛万分,十分感念救助他们出苦海的这些官军。于是举族上下,将毛杨等将军的平叛事迹广为传诵,并流传后世,世代祭奠,逐渐成为慈利本地民俗。
附:祭毛菩萨陵文
金慈银澧,源远流长。民风淳朴,谨遵纲常。
自古治化,道正德良。躬耕勤作,丰物实仓。
夙兴夜寐,永世荣昌。陡生邪恶,孽匪麻王。
奸淫掳掠,民遭祸殃。搅我安居,至神时伤。
惟我康王,奉命南征。浩气蔽天,漫布战云。
千里平贼,大军压境。麻王踞险,龟缩蛮城。
天堑难克,贼心顽冥。迂回无道,三年未克。
毛杨先锋,竭诚请缨。胸藏韬略,机智谋运。
巧计胜天,野蜂为阵。兵助蜂势,麻王归阴。
弃尸遍野,玉石俱焚。毛杨诸将,捐躯为民。
英雄虎胆,美名长存。光昭日月,忠贯三灵。
万民悲恸,哀声雷震。歌功颂德,钟鼓齐鸣。
除恶务尽,八蛮俱歼。自此以还,靖地亮天。
百姓雀跃,溇澧平安。稻生双穗,荷出双莲。
五谷丰登,畜旺禽欢。男耕女织,其乐涟涟。
勿忘先烈,永祀神龛。祭我毛公,万世典范。
功高往古,泽被后昆。百姓乐业,歌舞升平。
奉族上下,众志成城。民俗承传,惟诚惟懂。
恭奉绵薄,聊表虔心。弘扬祖德,倡达文明。
祷告上苍,以慰英灵。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