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下葬都有什么说法?下葬需要避开什么时间?
清明下葬都有什么说法?
1、最为常见的下葬时间是在已故者死后的七七49天内入土为安叫“热灰葬”。
2、在已故者死后的一百天落葬为佳期,叫“百日葬”。
3、对于有守灵习俗的地方按民俗习惯在已故亲人的周年落葬最有纪念意义,叫“周年葬”。
4、查找一个黄道吉日“黄道吉日”图吉利,叫“吉利葬”。
5、大寒节气是迁墓落葬的最佳日子,叫“干燥葬”。
6、清明、冬至期间前七后八落葬,叫“习俗葬”。
7、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也在此日祭祀先人。
8、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民间有拜观音求救渡的习俗。
9、七月十五:即鬼节,此日亡人可以得渡,脱离苦海,是灵魂解脱的节日。
10、七月十三:地葬菩萨生日,将救助一切行善之人。
11、十月初一:此时寒意已现,民间有送寒衣之俗。
12、十一月十七:此日祭供有请求佛祖超渡亡灵之意。
13、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
14、同时,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
下葬要避开什么时间?
1、避开重丧日
重丧,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人去世就够让亲人悲伤的了,又怎么禁得起重丧的打击呢?所以避开重丧是择日首先就要考虑的。
引起犯重丧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死者去世的日子犯重丧;二则是送葬的日子(举办葬礼的日子)犯重丧。如果说死亡时间是不由人控制的,去世于犯重丧的日子没办法;而安葬的日子是可以选择的,当然要避开重丧日了。
2、避开对长子、长孙不利的日子
中国传统历来重视长子长孙,视他们为儿孙的代表人物,在家族事务处理上,长子长孙的重要地位体现得都很明显。丧葬事宜当然也不例外。办丧事时,长子长孙的身份更为突然,很多地方习俗中,长子长孙的孝服都和其他子孙不一样。丧葬的很多环节、仪式,都必须由长子长孙来完成。所以,在办丧事择日的时候,就要以长子长孙的命理为主,首先要避开对他们不利的日子。
3、避开与太岁相冲的日子
值年太岁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太岁宜静不宜动。丧葬事宜本身就充满悲伤,如果所选日子与太岁相冲的话,恐怕会触动太岁,惹恼太岁,带来灾祸,所以办丧事的日子切不可与太岁相冲。
4、避开破月令的情形
八字中月令很重要,月令为提纲。在丧葬择日时,月令同样重要。所选的日子,不能与月令相冲、相害、相刑。
5、避开丧葬周堂图不利情形
很多地方习俗中,办丧事择日是一定要参照安葬日周堂图的,避开会对家人不利的那些日子。安葬日周堂图的推算,是有固定说法的,因为比较专业,所以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