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是什么意思
中和是什么意思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聂文涛 注:喜怒哀乐没有发作失控(此言不因个人情绪而左右正见),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
2.中正平和。《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杨倞 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闻其声音,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朱自清 《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3.道教语。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本指中正、平和。以后引申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叶适《中庸》:“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而吾顺之者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