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有固定的日期吗?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又称拜冬,兼具着自然和人文俩大内涵,冬至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那么冬至有固定的日期吗?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冬至有固定的日期吗?
冬至没有固定的日期,通常冬至的日期为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
冬至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我国传统重要的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的大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因此每年的冬季都各地都会有不同的庆祝式,其日期并非是固定在某一天的,但通常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也就是说冬至的不是12月21,就是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在北方一直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北方说到冬至首先想到的就是饺子了吧,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想想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也是极好的。每至冬至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冬至吃饺子饺子可以是猪肉或牛肉、羊肉配上韭菜或茴香、大葱、西葫等作馅。冬至吃饺子,是纪念医德高尚的“医圣”张仲景。当然,在北方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冬日进补的养生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