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历史潮流中探索命理学与命理预测艺术的萌芽源头和理论支柱
随者天命观由先秦诸子发展到汉代,以及儒家学说的风行天下,这种天命思想就更深入人心了。淮南王刘安认为,“仁鄙在时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扬雄《法言》也说:“遇不遇,命也。”有人向他问命,他说:“命是由上天决定的,不是人为的。人为的称不上命,上天决定的命是逃避不了的。”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汉代哲学家、文学家,他不信鬼神,一生反对迷信,可是对于命运,却坚决主张是客观存在着的。他说:“凡人遇偶(碰上好运)及遭累害(遭受灾祸),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谈及命理的篇章有《命碌第三》、《气寿第四》、《幸偶第五》、《命义第六》、《无形第七》、《吉验第九》、《偶会第十》、《初禀第十二》、《气势第十四》等九篇。这些篇章,肯定天命的必然存在,并且在命埋奥秘的探知上,也作了某些方法上的启发性论证。可见,人们对于命运的信仰,不只是后来江湖算命师故弄玄虚的鼓吹,这里面还有一大批大学问家的参与、坚信与研究。
命理预测术便是在这种历史氛围下产生的。
命理术的产生既然有着这种历史的必然性,那中国命理术产生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自先秦两汉以来,伴随者哲学上阴阳五行学说的确立盛行,哲学家们认为,天地间一切亊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对立平衡的结果,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生发相互制约的结果。既然天地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和阴阳五行有关,那么作为一个小天地的人身,假如有可能推知他与生俱来的禀赋(即五行属性),不就可以测知他一生发展的前途了吗?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阴阳五行就自然成了命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亊实上,阴阳、太极、五行、八卦正是中国一切古老发明创造的哲学理论依据。
我国命理术的起源大概始于两汉时期,这反映在文字上的,主要记载在《白虎通义》和王充的《论衡》等著作里,而尤以《论衡》最具代表性。综观王充所论,不但提出了五行论命的依据,并且还进一步触及了生肖生克和夫妻妨害,这些都是命的理论实践。王充也成了我国命理术发展史上的先驱。
自战国以来,由《易经》阴阳五行基本原埋又衍生出奇门遁甲、大六壬、四柱八字、紫微斗数等多种象数(预测学)。我们应如何认识和理解这种神秘的传统文化呢?虽然我们不能确认它是一门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象数预测学是一种极为严密的数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