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地不葬坟,天不起屋”,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我们是否曾经误解?
在乡村生活,常常会遇到一些规定,需要遵从。比如最近我家里面要收割玉米,可是玉米地位于大山斜坡上,用不了收割机,只能人力收割。一天早上,我和家人齐心协力,每个人承担一部分的收割工作。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互相喊着“还没收完呀!”这让我们的父亲很不满意,他批评我们太挑剔了,连手摘玉米的工作都投诉起来了。实际上,在农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规定,我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违反它们,而这往往会让年长者感到不满!农村中的一些俗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苍穹不了屋,地空不葬坟”,如果没有老年人的指引,我们可能都会完全误解这些话的含义!
就拿我举例吧,当我听到一个农民说这句话时,我想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应该是我们建造新房时应该选择人口密集的地方,而且墓地处于开店的位置不能是一个空旷的场地。然而,这个农民摇了摇头,说:“你的理解方向可能错了。”实际上,在农村中,大家都口口相传着,我们这些群居性动物的日常需要靠着隔壁的邻居来帮忙。而墓地或者是开店的位置规定中,“前有照,后有靠”的意思并不是我们可以在平整的空旷地上随意选择的!
但是,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更为深刻的。它并不是指什么具体的物体,而只是指时间的一个概念。在农村,所谓的“苍穹日”就是指一年中从立春到惊蛰前的这段时间,而“地空日”则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个时间的划分是基于先民的紫微斗数而来的。每年这里有四个“空日”,外加两个“截空”和“旬空”,所有这些概念共同被称为“四大皆空”。在这些特定的日期里,显然不适合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因为所有的所做所为都会“成空”,完全是一场白费!
总之,在农村生活中,遵守一些固定的规定是很重要的,这些规定经常承载着一些我们很难理解的习俗和文化,我们需要跟年长者们多多交流,了解这些习俗和文化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个生活环境,协调好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