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秋分为什么又叫丰收节?
秋分是千禧年后的节气。在秋分的这一天,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秋分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从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短,夜晚变长。那么,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秋分也叫收获节?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在二月中旬,它被分成半天,所以它被说成是分开的。秋天是同义词。”韩栋中书《秋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节,太阳在东方,阴在西方,这就是所谓的秋分。”秋分阴阳两面,昼夜冷热。”根据阴历,“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初霜”是秋天的结束,“秋分”正好是从秋天开始到初霜的90天的一半。公历9月23日或2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分,“分钟”的意思是“一半”。在秋分,整个世界长度相等。秋分过后,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南半球越来越短。中国古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在秋分,阴阳是不相配的,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夏天也是如此。
秋分开始使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接到达地球赤道。因此,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24小时的白天和黑夜是平均分配的,每个12小时。
秋分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从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有更短的白天和更长的夜晚,白天开始比一天中的夜晚更短;在北极附近,一年中有六个月会有漫长的夜晚和不朽的星空。
气候由热变冷。根据中国古代四季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季节划分方法,秋分在秋季的90天以内,秋季均分。
为什么秋分也叫收获节?
秋天的急速降温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异常紧张。秋分是收获的好时机,棉花和烟叶从绿色变成黄色。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节气,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左右。一般来说,秋分不分昼夜,这也是收获的时间。
俗话说,“春夏秋冬”,而收获节与农耕传统密切相关。秋分之所以被定为“中国农民收获节”,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节气、地域和民俗:
从节气来看,春、春、秋三季的丰收和秋分丰收最能反映丰收。此外,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不分昼夜,秋高气爽,不仅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香、蟹黄、菊花黄、秋景欣赏的好时机。
秋分代表半个秋天吗?
就地域而言,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的收获季节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地方都是秋天,秋收作物是最大的。因此,从南北两方面考虑,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收获节”,既方便城乡人民和农民参与,也有利于展示农业的收获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创造,具有鲜明的农耕特色。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十几个少数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希望节和彝族的火把节,大部分都是在下半年。在国家一级,设立一个节日让所有的民族都参加并庆祝丰收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