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历程
人们常说“阴阳五行”,实际上,从源头上说,阴阳与五行并不是一家人,只是到了后来才联姻融合为一体。至于什么时间“捏”在一块的,包括研究阴阳五行的专家学者们也没有得出一个定论。不过,从《吕氏春秋》中已经看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系统的建立及其表述体系。由此我们可以断定,阴阳与五行的结合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已经形成了。
什么是五行?它是构成事物的五种元素和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动能。这五种元素就是金木水火土。
我们不妨从“五行”两个字的构成来了解其意蕴之一斑。
五,古文字写作“”,许慎《说文解字注》认为:“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按照许慎的解释,上边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 “×”代表五行的互动交叉状态。“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人常说的行动、行走、执行等,都表示动的意思。行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是具有生命的生生之力。 “五行者,往来于天地之间而无穷”,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元素在天地之间始终不停息地变化、消长、交缠、运动,所以叫五行。
五行学说是先民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世间的事物进行分类,从而确定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它是宇宙观,也是系统论。用最简约的文字,概括了尽可能完整、丰富的思想内容,难怪后人把五行的来源加以神化。
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一书的《洪范》章,“天乃锡(赐)洪范九畴”。九畴(九条)的第一项就是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 按《尚书》的说法,五行是上天赏赐给人类的。神话传说是上天赐给大禹的,大禹用洪范九畴的方法治水,才取得了成功。《洪范》还进一步地解说了五行的性质: “水日润下,火曰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不仅有了多姿多样的形态、性情,而且有了咸苦酸辛甘的不同味道。
另外,神话传说中的五行好像与我们的远祖有关,比如燧人氏“钻木取火”,是火的发明者。木能生火,也可能与木相关。伏羲氏教民“竭泽而渔”,与水相关。神农氏之“制耒耜耕而食”,与土金相关。金木水火土五行又被神圣化了。
春秋的后期就出现了五行相胜说,比如火胜金,水胜火等。显然,胜就是今天所说的克。到了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推出五行相生说,与《洪范》五行相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把五行并列改换成相生的序列即:木、火、土、金、水,表明了依次相生关系。这种相生关系直到今天还在沿用,没有什么变化。二是把五行与四时相搭配,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唯与今天稍有不同的是没有把土与季夏相搭配。三是初步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
战国后期的阴阳家邹衍,是一个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提出了阴阳五行相生相胜学说(胜就是克),并且根据五行相胜说,用五德始终循环的历史观来解释改朝换代的根源。由此足以说明,五行已经由原来的简单的五种物质元素的认识开始上升为哲学观念,开创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