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的历史,创立、派别与典籍
紫微斗数作为中国传统命理学最重要的支派之一,紫微斗数源远而又流长,相传为五代末宋朝初著名道士陈抟(陈希夷)所创,主要分南北两派,南派重星曜,北派重四化,所尊典籍均为《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与四柱推命并称为中国传统命理学的两大派别,它既具有道家宇宙观的神秘色彩,又具有注重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意蕴,名列“五大神数”之首,号称“天下第一神数”。
大约在北宋时期,紫微斗数为道家重要人物陈抟(陈希夷)创制,其前身是“十八飞星”,并曾受到印度占星术的影响。创立者陈抟学识渊博,自号为扶摇子,楮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他总结内丹道法,著有《易龙图》、《先天图《无极图》,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
由于历代对于斗数进行研究的著作大大少于八字,紫微斗数的源流和传承的情况都不是十分淸晰。但无疑义的是:紫微斗数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重星曜之本质,星曜多,推论以足曜架构为主体,又称为三合派。而北派重星曜之化气,星曜少,推论以宫位架构为主体,也叫做四化派,两大派別均对紫微斗数有所贡献,前者将全书中星性解读以现今人之社会风俗加以修正,而不流于八股:后者归纳紫微斗数之构成理论,加以诠释。但与此同时,南派的星曜与北派的四化也都有局限,两派各自从紫微斗数局部去发展与建构,各执一说,多停留在“术”的研究上,忽略了对“理”作深入地、细致地考究的结果。长期以来,因为无法找到两派之间的环扣,导致南派的内容古奥晦涩,北派的推演方法简略难明。
历代留下的关十紫微斗数的典籍不多,且一直以孤本在其弟子中秘传。北派有三卷本《紫微斗数》,之后被《续道藏》所收录。南派有四卷本《紫微斗数》,直到明嘉靖年间才由江西吉水地理学家罗洪先刊刻流传。目前较为流行的斗数典籍是大约200年前的《斗数全书》与《斗数全集》,还有一些著名的赋文,如《太微贼》、《骨髄献》等等。
紫微斗数不论南派与北派孰优孰劣,所传典籍是多是少,一如紫微斗数总诀所云:“希夷仰观天上星,作为斗数推人命”,历经了千年演变发展的“紫微斗数”近年来的确是极为人们所重视、能帮助人们熟知命理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