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斋日是佛教的信徒,持斋守戒的日子,在这十天当中有很多的戒律需要遵守,并且不能破解,否则就无法积累相应的功德,那么在十斋日要如何守戒呢?
十斋日如何守戒律?
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正法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既:(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斋戒中不可以吃的食物
吃斋不同于吃素,吃素是不吃荤腥,吃斋,不仅不吃荤腥,五辛也不能吃,即:葱,洋葱,蒜,大蒜,韭,而且吃斋,要过午不食,即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饭了。去道观或寺庙前的头一天要吃斋、沐浴。这里强调一点的就是,要尽量的戒五辛。